[宋] 王灼
窈窈林影深,澹澹波光冷。
异哉浊恶世,有此清凉境。
侧身朱栏上,风烟得几顷。
啸声出奇响,疑在苏门岭。
荷气递遥馥,如窥太华井。
要须从翁游,岸巾闲日永。
凉榭
王灼
碧鸡坊里春色深,凉亭之中清波静。 浊世之中有此境,给人心中送来阵阵凉意。 我在红漆栏杆处,纵目远望闲游思。 微风轻轻,无边景象映人心,深深大感浩荡适意。 纵情狂歌一声惊天地,我的声音震穿白云一直飘向苏门山。 湖面上荷叶田田摇浮光,能遥遥传来莲香太华井。 要再来此处游玩是一定要,斜坐头巾任时光悄悄溜走。
这首诗是作者王灼借咏王氏碧鸡园中凉榭之景,抒发其清雅高旷之情。全诗融情于景,托意高远,具有雅健不凡之气。从“碧鸡坊里春色深”的寥落春景,到“风烟得几顷”的寥阔天空,再到“荷气递遥馥”的清芬荷叶,最后到“岸巾闲日永”的安闲自得之情,层次丰富,步步深入。
首句“碧鸡坊里春色深”中“碧鸡坊”是地名,在云南昆明,“里”是方位词,即坊里的方位,也就是现在昆明市区。“春色深”是说春天的景色很深浓。这句诗很平实,也很简单,但为下面写“清凉境”作了铺垫。
“凉亭之中清波静”,是“清凉境”的具体内容。有此一句,才由上句的“春色深”宕出清凉境界来。有水的地方一般总带着清凉之意,这是地理上的通则,但用“清凉境”来赞此亭此水,更带有对那凉榭清水的特殊感受。“侧身朱栏上”句便由此着笔。“侧身朱栏上”,从动作上看,是作者即景小憩,暂离亭中投身高榭,“上”字说明作者在游径仅此一处,“侧身”二字透露出心为四周景物所醉的喜悦轻快之情。“风烟得几顷”,说的是空旷处的风光。“得”字接得空灵,其中有无尽的妙趣。
“啸声出奇响,疑在苏门岭。”苏门岭在今湖南衡山境内。这里以苏门岭的奇响比作诗人的啸声,这是雅与自然真声的共鸣。这种妙响出自幽处,“出”字说明是在幽处寻声,“疑在”说明是在幽处寻声的过程中忽然听到了这种奇响。于是诗人惊喜道:“荷气递遥馥,如窥太华井。”诗人循声寻去,原来是远处池塘里荷花散发出来的香气吸引了他。他似乎看到了太华山上的一口清井。“递”字说明这是远景,“遥馥”说明这是嗅觉感受。而“窥”字则是近景、视觉感受。以上六句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要须从翁游,岸巾闲日永。”要领会此情此景须与山中老翁一同游泳于湖上此时正是日到中天的时候,湖面风静浪稳,作者便岸巾徐行,享受着这清凉世界。末句写得意之深、感受之细、心境之静和物我之谐。这几句诗也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其中“从翁游”、“岸巾”等动作都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高雅志趣。
总的来说,《王氏碧鸡园六咏·凉榭》是一首极富韵味的山水诗。王灼借助碧鸡园中凉榭这一清凉境地表达了自己清雅高旷的情感和志趣。全诗融情于景、托意高远、雅健不凡、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