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四十二》宋张继先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继先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四十二》原文

学道多多少悟真,真成便见自家身。

三田有路纵横去,万类无缘变换因。

土内养金金色重,鼎中进火火功新。

若于财色全无动,便是蓬莱洞里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金丹诗四十八首》的第四十二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学道修行的过程和境界。

首先,“学道多多少悟真,真成便见自家身。”这两句表达了学道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真知的领悟,而一旦真成,即真正实现了内在的转化,个体自身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真成”可以理解为修行的成果,即内在的转化和提升。

“三田有路纵横去,万类无缘变换因。”三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体内气脉的三个区域,即上中下三田。纵横去,描绘了气脉在体内流动的路径和状态。这涉及到传统中医中气的理论。同时,这句话也强调了一个人的心念、意愿是变化万物的根本。这也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哲学观点——“大道至简,万物缘心。”万类无缘变换因,更强调万物的生成和发展都是由一个人的内在原因所决定的。

“土内养金金色重,鼎中进火火功新。”这句中的“土内养金”,可以理解为在体内修炼精气神的过程,如同在土中养金一般,通过不断的修炼和积累,使内在的金(即真元)变得更加厚重。而“鼎中进火”则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火候把握,即何时进火,何时退火,需要精确的掌握。火功新,则表达了通过精确的火候把握,可以产生新的效果和变化。

最后,“若于财色全无动,便是蓬莱洞里人。”这句话点明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即对于物质世界的欲望和执着完全无动于衷。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进入蓬莱洞天,也就是道家所指的仙境。在这里,“无动”并不是指冷漠或无情感,而是指内心对于外在世界的诱惑和困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超越。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从学道、悟真、变化、到超越的修行过程,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这种过程和境界既是对个人内在世界的探索和提升,也是对外部世界的超越和超越。读来令人深感人生的无限可能和深度。

现代文译文如下:

学道之路,充满了领悟和启示,真正的转变将使你看到全新的自我。体内气脉如同道路纵横交错,一切变化都源自于你的心念。在体内如同养金一般涵养精气神,精确把握修行过程中的火候,便能产生新的效果。如果对财色没有任何贪恋,便是步入了蓬莱洞天的修行者。这种超越不仅仅是冷漠或无情感,而是更深层次的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与接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