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平溪》宋释绍昙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绍昙

《平溪》原文

一片寒光湛不流,古今谁解觅源头。

东西虽有地如掌,未许南泉闲牧牛。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平溪

一片寒光湛不流,古今谁解觅源头。 东西虽有地如掌,未许南泉闲牧牛。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韵味,但无论是哪一个时代,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都是不变的主题。此诗中的释绍昙以一种极其简练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空灵澄澈的溪水画面,让人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从远古流淌至今的清泉之美。

首句“一片寒光湛不流”,诗人以“寒光”二字描绘出溪水的清澈与冷冽,给人一种清冷而高远的感觉。而“湛不流”则将溪水的静谧与深沉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这“寒光”究竟为何物?它是否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些都引发了我们对诗人内心的猜测与探寻。

接着的诗句“古今谁解觅源头”,更深化了这一主题。它似乎在告诉读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真正理解这溪水源头的人有多少呢?在释绍昙看来,世间的繁华与喧嚣都无法比拟这清泉之源的纯净与深邃。这种对于源头之美的追求,无疑是对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最后两句“东西虽有地如掌,未许南泉闲牧牛”,诗人以一种幽默而富有哲理的口吻,表达了他对“地如掌”的惊讶与不屑。然而,即便有如此广阔的土地,也不允许人们像南泉牧牛那样对待它。这里既包含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也包含了对人们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的警醒。

整首诗在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外,也透露了他对世间纷扰、人类行为的思考。他用清澈的溪水象征着纯洁无暇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然时应有的尊重与敬畏。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读来让人感到深沉而富有哲理。

总之,这首诗不仅表现了释绍昙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也蕴含了他对人类行为的深刻思考。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境高远的诗篇,值得人们反复品味与欣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