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释绍昙
雨足龙头,年丰民乐。袖出刈禾镰,大地全收却。归来十二峰前,别甑炊香,明玑满钵。餵饱活衲僧,曲肱酣睡著。佛法身心烂似泥,哑,医无药。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是一首描绘农耕丰收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以及对佛法无边的信仰。
“雨足龙头,年丰民乐。”这句诗描绘了雨水和丰收的预兆,象征着农耕的顺利和人民的欢乐。雨水充足,预示着明年的收成必定丰富,人民的幸福生活也将如期而至。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肯定和期望。
“袖出刈禾镰,大地全收却。”这是描述农人们在田里劳作时,一只袖子里伸出了一把割禾的镰刀,代表着农民们的辛勤努力和大地的全面收割。他们付出汗水与时间,将种子转化为粮食,使得大地全收。这句诗赞美了农民的勤劳和智慧,也表达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敬仰。
“归来十二峰前,别甑炊香,明玑满钵。”这句诗描绘了农民们收工归来,在山峰之间的小屋中,他们用另一只甑炊煮香喷喷的食物,用明亮的珍珠般饱满的米粒装满饭钵。这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富足和满足。
“餵饱活衲僧,曲肱酣睡著。”这句话描绘了农民们将粮食喂饱了僧人后,自己也疲倦地、心满意足地卧下休息睡觉的情景。这也展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朴素友爱与朴实的人情美。
最后“佛法身心烂似泥,哑,医无药”部分。佛法精神入身心里透彻的像泥土一般简单透明、可以医治身心之病却找不到药物,意味着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语言的哲理表达,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以及对佛法无边的信仰。诗人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精神的深刻理解。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仰的坚守,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