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十》宋汪元量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汪元量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十》原文

天也今如此,人乎可奈何。

台边西子去,宫里北人过。

玉树歌方息,金铜泪已多。

旌旗遮御路,舟楫满官河。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译文:

天空如今仍是这样美丽,人们却无可奈何。西湖边上曾经西施嬉戏的地方,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宫殿里曾经的北方人如今已经离去。

如泣如诉的玉树歌唱已停息,金铜编钟哀伤的泪下不停。为了捍卫疆土而拼杀在战场,只见掩埋的尸体重重叠叠,从朝廷到道路全都是人马填满了御路。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表面描写杭州的山水风景及故国的变迁,实质隐喻皇帝及朝廷的黑暗、边疆战事以及官府的腐败,发人深省。开篇二句以对仗,借景抒发国家兴亡之感叹。“台边”二句由古至今,借以西湖美丽的风光来映射国家世事的兴衰。眼前西子湖边的胜景与昔日的西子故事的痛楚形成强烈对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愤和感叹。接下来“玉树歌”二句又将眼前亡国后的凄凉景象与当年歌舞升平的奢靡生活作一对比,更使读者陷入历史的反思之中。末二句集中写“宫里”,通过满眼凄凉的宫室建筑,残破的御路、河流,掩映在绿柳丛中的孤舟等,表达了诗人对往日荣华富贵及黑暗现实的看法。整首诗写景含蓄,寓意深刻,让人在山水风光的描绘中领悟世事兴衰和现实意义。汪氏诗词在人国宋灭亡之时撰写当时流寓大都,深刻反映出宋朝颓亡状况本诗饱含寄托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比较悲戚暗淡趋于悲观有着传统诗人不忍国家之辱忧辱苟活的文人风气也未能在意识层面上上升国耻匹夫有责的高度。但本诗在反思历史中反思现实,在山水景物的咏叹中传达出世事兴衰的现实意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警醒意义。

这首诗的创作手法含蓄、凝练,不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感与观点而是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在山水景物、历史故事的描绘中融入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发人深省。整首诗语言凝练,富于韵味,结构严谨,寓意深刻,是汪元量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