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汪元量
华清宫树不胜秋。云物凄凉拂曙流。七夕何人望斗牛。一登楼。水远山长步步愁。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忆王孙·华清宫树不胜秋
华清宫树不胜秋,云物凄凉拂曙流。 七夕何人望斗牛。一登楼。 水远山长步步愁。
这首词以深秋时节华清宫景物的描写,借此抒发怀古伤今之情。
“华清宫树不胜秋”,开头一句,写华清宫的树木在深秋季节已经叶子落尽,所剩光秃秃的枝条不胜秋寒。一“不胜”两字力度很强。此处只用三个字既把时间说清楚了,又点出了季节特征,简明洗炼地点出了华清宫是唐代皇家行乐之地。通过这种带有历史感的描绘,已有萧瑟、凄清气氛充溢在词中。借树打势,同时又在其中看到人、看到往昔,这就是作者的艺术匠心之所在。
“云物凄凉拂曙流。”二句紧承“不胜秋”,进一步渲染空寂凄凉的气氛。凌晨的微风,带来了深秋的寒意;而这时却无有欢娱,只有拂晓前一天息而又接踵而至的寂莫孤独凄凉而已。“曙流”语出自杜牧《阿房宫赋》:“未项目毕四海,意为逦迤升起有双关之意。 牛女一星以乞巧最为凑巧而出歌舞于此原是为瞻仰陈迹。人虽不在,但当年的欢宴歌舞老景象仍在。”由于有上面二句的铺垫。这句词格外地触发对昔日帝妃御容及那靡消亡的花容月貌之怀思和天地自然之大势,人力虽有变迁但是不胜悲伤玉销环蚀的感叹更为强烈有力。“七夕何人望斗牛。”一句直接写出了这一感慨。“斗牛”即斗宿、牛宿。这里说的是农历七月七日七夕之时,牛郎、织女相会时夜空的情形。“一登楼”与“望斗牛”所表现的情绪是一致的,从这里可看出汪元量所怀的伤心之处并不仅只是历史人物和已成荒宫的华清池、其伤心之处是十分广泛的,许多个人或群体的命运如何都是使作者深深悲怀不已的。这一情感直贯篇末所以作者用了这个较为平淡出之的方法起到了极强的强调作用。“七夕望花又一秋。”通过这样的诗句人们会被直接引导到更深层的思考,一叶知秋故已不必再说,今晨清空凄清的花朵更知了秋风所带来的深深的凄婉无奈之情那些繁花似锦时热闹与喧嚣也不再引为生之喜悦之理由了。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更显苍凉。
这首词语言平易浅近,意思显浅易见,意在言外,含而不露,令人体味无穷。词中化用杜牧等前人诗意而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迹。词人写景状物用意深微、委婉深厚。汪氏词作才情出众卓尔不群,故而能作浅近平易自然真纯之词章令人读来犹如身临其境。此词正体现了这位宋词名家之独特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