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闻角》宋宋伯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宋伯仁

《闻角》原文

晓角经秋每厌听,那堪和月在边城。

从来只说梅花引,未识梅花曲外声。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赏析原创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闻角》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一首描写边疆夜景的作品。

诗中,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号角声的厌烦,这样的描绘展示了边疆的艰苦环境。夜幕降临,孤寂的边城中,号角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让人难以忍受。这里的“晓角”指的是早晨的号角声,而“经秋”则暗示了边疆环境的严寒和艰苦。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

接着,“那堪和月在边城”一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边疆的孤独和寂寞。“那堪”是无奈的转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沉重。而“和月在边城”更是对这种孤寂生活的极致描绘,月下的号角声在寂静的边城回荡,使得夜晚更显冷清。

随后,“从来只说梅花引”一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这里的“梅花引”是诗人的想象,是他对梅花所代表的精神的寄托。而“未识梅花曲外声”则是对前一句的延伸,它揭示了除了号角声之外,还有其他的声响在周围回荡,但却无法掩盖梅花的美丽和纯洁。

总的来说,《闻角》这首诗以边疆夜景为背景,通过描写号角声的刺耳、边城的孤寂以及对梅花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艰苦环境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现代文的翻译中,这些元素仍然可以被很好地传达出来,以唤起读者对边疆生活的共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