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倦吟》宋宋伯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宋伯仁

《倦吟》原文

竞病推敲欲呕心,何如危坐拆桐阴。

新蝉咽咽如人意,学我年来抱膝吟。

现代文赏析、翻译

倦吟

竞病推敲欲呕心,何如危坐拆桐阴。

新蝉咽咽如人意,学我年来抱膝吟。

宋伯仁的这首《倦吟》诗,写出了诗人在夏日吟诗时昏昏欲睡、欲睡不能的微妙感受。

首句“竞病推敲欲呕心”,这里的“竞病”,其实是“病情”的变相说法,用得巧妙。“推敲”二字在诗中则像是病痛的表现。按宋先生的体会,“推敲”便是斟酌其词句。本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璨《新赋》),古人吟诗遣词炼句,无不费尽推敲之功,那负命于兹,用思之苦怎么不让人病情加剧、为之吐心掏肝而“欲呕心”呢!这里的“病”,绝妙取谐音为“傍”字之义。以无变有,既巧妙的应合了“倦吟”两字,又和全联暗接:“傍”(或作“病”)拟人所病的感受:“危”(心为身怀)扣倚物倾诉的状态。“竞”字,强化了这种欲罢不能的无奈感。

第二句“何如危坐拆桐阴”,紧承上句而来,因为吟诗既已“竞病”,所以只得改变方式,改吟为静坐。古人静坐时必须正身肃容,去人欲,存天理。宋先生此时,便正襟危坐,以恢复到桐阴下倦吟时的状态。“拆桐阴”的“拆”字,妙不可言。它形象地描绘出静坐时面对桐阴的专注与投入。这句诗表明宋伯仁倦吟的原因和环境。

第三句“新蝉咽咽如人意”,上承“倦吟”二字。蝉本应季而发,然此诗中“新蝉”二字则别有寄托。宋先生可能意在表明:尽管自己吟诗乏困,但只要有人问起,仍会强打精神,应答如簧,绝非“新蝉”所能了得。这句诗化用了刘禹锡《柳枝词》其四中的诗句:“莫道无相识,贵在有心人。”借蝉的鸣咽之声来表达自己吟诗时的心态和感受。“如人意”三字下得妙,它既与首句“推敲”相呼应,又点出倦吟的原因;它既流露了诗人吟诗时的苦况,又道出诗人此时的心声。

末句“学我年来抱膝吟”,这是说自己近年来已养成倦吟习惯,仿佛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自然形成。这一方面表明诗人已经厌倦了这种习惯(所以想要改变方式),另一方面也表明诗人近来已养成这种表达心声的方式(所以不能不吟)。这两方面意思合起来看,便是倦吟的真实原因:即借吟咏来寄托自己的心思。“学我年来抱膝吟”中的“学”,应看作是心领神会、如法炮制的意思。“年来抱膝吟”中又包涵着多层意思:一是最近一段时期如此;二是似乎仍在因吟杜甫《秋兴八首》而有感;三是即使变换环境仍然无法摆脱生活馈赠、心态宿疾。“学”是容易见他人的痴狂入迷之处。“我年来抱膝吟”表明先生有时也为吟诗不已这种行径有些小烦恼和小羞愧然而“枉费”忧劳两鬓秋”的诗句又表明先生也并非一味地苦吟。他还有豁达和自嘲。

宋伯仁的这首《倦吟》诗写得平易近人却又耐人寻味。它似乎不是要刻意追求什么艺术效果,而是率性而为、自然而发。它表现了诗人倦吟时的真实心态和感受,同时也透露了他当时的生活境况和心态变化。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宋伯仁绝非一般的文人墨客。他既有文人的多情善感、风花雪月的一面,又有朴实率直、不慕虚荣的一面。他的这一首《倦吟》诗则更显得平易近人而又耐人寻味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