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南陔五章二章章八句三章章四句》宋郑刚中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郑刚中

《南陔五章二章章八句三章章四句》原文

陟彼南陔,有风惟薰。

曷念劬劳,华发盈巾。

彼发之华,尚可剪也。

嗟嗟吾亲,不可见也。

陟彼南陔,其薰远兮。

慨我功名,今亦晚兮。

功名之晚,尚可为也。

嗟嗟吾亲,不可追也。

彼居之子,庭闱休休。

爱日之念,胡弗省修。

瞻彼禽鸟,亦哺其母。

养而弗驩,于孝奚取。

敬尔身矣,怿其亲矣。

逮其暮矣,云何吁矣。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名为《南陔》,其灵感来源于《诗经》中的《小雅·南陔》。诗人在这里通过描绘一个儿子在回家看望父母的路上,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深敬爱和孝顺之情。

首章八句,开篇以“陟彼南陔”起兴,一下子就让人想起“陟彼南山,爱慕和恭敬,其德孔嘉。君子之行,孔庶民之纲”这些有德行者的行为和内心独白。“风薰”又显然取“欲温存以作新”(储欣评语)之情景交融而景隐情真的内涵。一句“曷念劬劳,华发盈巾”,用简朴直接的语言诉说对父母的感谢与孝敬。“华发盈巾”语出杜甫《诗圣诗集》“王孙老已至,流涕求见。‘耆老舒方舆,遗布勿绝,凄然出故居,一别泪滂沱。看尽人间,谁最难忘?端门天仗外,皓首老莱衣。”中“归见尔考,无可与言。含辞未进,涕位斯斑。”但意思更切“何为子孙如青草春荣冬枯”也。

第二章的八句,写年华已老,父母看不到了的悲痛。“彼发之华,尚可剪也;嗟嗟吾亲,不可见也。”这四句是全诗最深切感人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深眷恋。

第三章的八句,一方面表达了对功名晚成的慨叹,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功成名就之后对父母尽孝的决心。“功名之晚,尚可为也”,这四字可谓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最后一章写兄弟之情,对父母的敬爱与怀念。“庭闱休休”,多么宽广多么深情的画面——父母的恩情日月无边无际啊!在日常生活中,“庭闱”也可泛指所有亲近的人,他们共享我们的欢笑和痛苦,我们和他们一样在生活的路上互相扶持,一起向前。“禽鸟哺其母”对比“养而弗爱”,对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这是对人性光辉的赞美,也是对那些不孝之人的无情鞭挞。

总的来说,《南陔》二章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一首深情动人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己及世人孝行的思考和呼唤,希望唤起人们对父母的敬爱和孝顺之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情感都是永恒不变的。

至于现代译文的话,因为原文的语义比较直接明了,所以译文也会尽量保持其原意,以便读者理解:

攀登那南面的田埂上走去,微风中送来阵阵花的芳馨。为何不记念劬劳的父母?满头白发已如锦制盈巾。那头发如花已开如锦,还可以剪去再留青丝。啊呀呀我的亲人,已不能再见到你。攀登那南面的田埂上走去,风中的芳馨远送四方。叹息我的功名事业,却已太晚期期。功名事业太晚期期,还可以去建树勋业。啊呀呀我的亲人,已不能再追寻你。那个外出的人儿啊!回家来院落中宽广而又从容。珍惜那日光的恩情,为何竟不知自省?你看那飞禽走兽,尚能反哺其母。养育了却不露出欢颜,什么才叫做孝子?恭恭敬敬修身齐家啊!亲人会因此而喜悦吧!时光已晚暮霭深深时啊!怎样才能解脱忧伤?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