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郑刚中
金华山下赤松乡,何日横门杜短墙。
皮几鹑衣甘淡泊,竹阴花径任徜徉。
雨馀静听溪流激,风过时闻稻米香。
缄负此心刚未遂,羡渠陶子傲义皇。
此心
宋代 郑刚中
金华山下赤松乡,何日横门杜短墙。 皮几鹑衣甘淡泊,竹阴花径任徜徉。 雨余静听溪流激,风过时闻稻叶香。 缄负此心刚未遂,羡渠陶子傲皇。
鉴赏:开头由“金华山”而“赤松”追溯己前居所。随即言明:“何日”是词人急切思归的心情表露。横门即横匾,多见于旧时木结构房舍的式样。“杜短墙”,三字尤妙,把草堂及门前景象尽收笔底,又给人以无限旷远之感。沿着小径,任情徜徉,平素厌恶官场、鄙薄势利的情趣,愈发暴露无疑。“淡泊”二字,言简而意丰,非经历磨炼、淡泊名利者不能道。
过片语重心长地表明自己归隐田园后,随遇而安的满足心情。“雨余静听溪流激”是雨后观感,透过雨水的浸润,嗅到稻花的芬芳。这里“溪流激”、“稻叶香”,都是借物喻情,将内心活泼、满足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陶子”,即指陶渊明。陶渊明有《归去来兮辞》归隐田园,作者十分羡慕。“羡渠”,即羡慕他。“傲皇”,皇,本指帝王,此特指束缚人的礼法纲纪。这里是说自己与陶渊明一样蔑视礼法,追求自由的精神。
这首词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写得质朴无华,自有一种天然韵味。
译文:金华山下有个名叫赤松的地方,有朝一日我回到这里会用高墙围起来。我虽身穿皮袍、鹑衣淡泊,甘于清贫困苦的生活,在竹林花径中任情徜徉。雨后静听溪水流淌发出潺潺声响,风一吹便闻到稻田清香。我胸襟抱负难以实现,真羡慕陶渊明那傲然独立不求荣光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