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郑刚中
积雨荡阑暑,一凉才有望。
夜气入灯花,细影摇书幌。
枫叶飞红薄,梦到吴江上。
孤笛过蒹葭,鲈鱼出烟浪。
觉来空惘然,猿子啼青嶂。
您好,下面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在夏末秋初的时候,郑刚中仍然置身于京城深深的秋意之中,高空的层云模糊了看尽宫廷与宫殿的双眼,对于一名诗者,是一件无法被赦免的折磨;遥远的地方那蒙蒙细雨总是轻轻的拍打在自己的心头,即便是爱莫能助、孤独忧伤之人也是无从解脱,也无法逃脱的煎熬。此时,他的思绪像雨滴一样凝结在自己的心间,将这种感觉用诗句表达出来,或许是对自己的安慰吧。
这首诗的首句“积雨荡阑暑”,雨似乎总与秋天有关,雨也成了秋天的代名词。一句“积雨荡阑暑”让诗人从闷热中解脱出来,带来一丝清凉。这时的诗人似乎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
“一凉才有望”,一个“才”字,似乎透露出诗人对夏末秋初时节气温变化无常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夜气入灯花,细影摇书幌”,夜气使灯光显得更加明亮,透过灯花照射在书幌上的细小影子,似乎带出了诗人的乡愁。
“枫叶飞红薄,梦到吴江上”,诗人通过描绘枫叶飘落和梦回吴江的景象,表达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孤笛过蒹葭,鲈鱼出烟浪”,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听到孤独的笛声和看到鲈鱼在烟波江上跳跃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最后,“觉来空惘然”一句道出了诗人醒来之后仍感到空虚和怅惘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无奈和无法解脱的忧伤。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无常和无法解脱的无奈和忧伤,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现代译文:
连续的雨洗刷了夏日的暑气,终于迎来了初秋的一丝清凉。夜色中的灯光摇曳出花一样的影子,投射在书房的窗帘上。红叶飘散,似乎将我带回故乡的吴江。听一支孤笛响过芦苇和水草相生的岸边,似曾相识的景色再现眼前。醒来之后依然感到怅然若失,耳边传来的是青嶂之外猿猴的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