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得雨偶书》宋郑刚中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郑刚中

《得雨偶书》原文

夏暑逾秋骄未尽,万物皇皇久焦窘。

大雨一沛天地凉,星斗明焕草木润。

现代文赏析、翻译

得雨偶书

郑刚中

夏暑逾秋骄未尽,万物皇皇久焦窘。 大雨一沛天地清,星斗明焕草木醒。

在现代文的意义下,原诗这首写得雨之后所见“草木醒”的自然场景。到了立秋还有“夏暑逾秋骄未尽”的热气炙人,这就是火热夏季使人十分焦烦急迫之缘故。“大地被骄阳烤得象在沸腾了一样”,比喻生动的秋天显得愈加热闹活跃,“万物皇皇”的生动形象,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久焦窘”三字刻画心理状态,十分贴切。

“大雨一沛天地清,星斗明焕草木醒”,写诗人盼望的雨后情景。一场透雨,使大地湿润清朗,万物顿时呈现出生机。满天星斗,分外明亮,这是动人的夜景。草木也仿佛从大睡中醒来,滴水当歌的欣欣向荣。这里是触景生情,于是,自然地点出了新的感触:大地本应是滋润的,“草木醒”本来写雨后的喜悦,但紧接着就联想到受灾的人们焦烦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绪仍郁结不开。“焦窘”二字上文与下文都有照应,在这里又引发了新的感慨。

这首诗写自己亲身的感受,直接描写了这场及时雨带给人民的希望和生机。语言平易近人,但寓意深远。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衬托、比喻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对及时雨的赞美之情。通过描写动人景色反衬人物的内心情感,进一步衬托主题。这些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思想。

此诗表现了诗人的语言通俗易懂,通篇流畅,言简意明。将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色完美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诗人用简单的笔触描绘出雨后的清新的自然景色,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使得诗歌既有深度又有艺术性,是值得人们品味和欣赏的作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