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郑刚中
惊忧度岁月,靡觉佳序临。
玉露破金菊,方知秋气深。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现代文译文和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浦江道中
惊忧度岁月,靡觉佳序临。 玉露破金菊,方知秋气深。
秋夜本是温馨的,由于旅程中的惊忧,使我无意中感觉出了岁月流淌,感受到节序的流转之快。恍然间抬头望月,见此稀有的“银露”,披落在千家万户的黄金菊上。古时的风俗爱赏菊和桂花,“破玉露”更显得此菊香飘四溢,深秋的韵味油然而生。于是,在诗人心中就引发了思乡的情绪,由故乡的山水花木的得时繁华,引发了羁旅漂泊的感叹。
这首小诗朴实无华,但语言清新流利,将自己度岁月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人生漂泊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浦江道中,地名标示着行进的方向,却暗示着漂泊的生涯。行旅者总是以归家为归宿,而诗人的心境却正相反。只有以“惊忧”来度过岁月,对外界的一切感知都茫然不知觉的情况下,才能忘记羁旅行役的辛苦。然而,“佳序临”提醒自己该是有所觉醒的时候了。季节的变换就是最好的证明,自然的变化是客观的存在,无法躲避的。于是诗人从自然的变化中得到了提醒,从露水的变化中体会到了秋天的深意。这不仅是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更是对行役的自我开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良宵,这是一种寄托思念的自我安慰。“破”“深”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极具动感,可见诗人的内心在变化。夜已深了,季节已经临秋了。从季节的变化知道一年将尽了。想起这客居多时的家乡,怎能不触景伤情!这里虽然没有把情绪高扬得如同秋气冲天反照云海一般,但它的内在的情绪变动仍是感人的。浦江道中并没有热情洋溢的情感外溢其中却写得若隐若现如吟如诉般,看似平淡之中还是可见出了诗人的笔力不俗。尽管岁月的流转给人不少的压力,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但是它能催生万物生长,“靡觉”也说明诗人的心性不小。“惊忧”既已成为过去,“佳序临”能给予安慰;既然“破”菊预示着归期不远;那诗人的心情也不再如初来时那么沉郁了。总之这首小诗将人生的忧喜拿捏得恰到好处,诗人通过玉露金菊写出了人生旅途中的变迁与感受颇具意味。它告诉人们:当你觉得苦不堪言时不要忘了世间万物依然存在;当你面对自然的变化时也要感知自己内心的变化;当你对一切感到迷茫时那就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吧!这首诗所表现的归家途中的思乡之情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共鸣!让我们在生活中时常怀抱感恩之心并善于倾听内心的声音吧!
这首诗主题简淡,却含思极远。作者思乡之苦在于全诗用语轻淡之中而意无所不至。“惊忧度岁月”虽只是轻轻点出,但也表明了在长途跋涉中还加上满怀心头的不安这一事实。而“佳序临”则表明作者并未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玉露破金菊”是眼前景物的描写,“方知秋气深”则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由此引发的对人生变迁的敏感。“破”“深”二字用得尤其妙绝给人留下了回味的空间使人仿佛看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变化。全诗用笔亦简淡而深情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