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史徵贤司训抚宁》明边贡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边贡

《送史徵贤司训抚宁》原文

客车秋晚过渔阳,山海关前开讲堂。

贾谊献书心耿耿,郑虔去国鬓苍苍。

盘中苜蓿明朝日,池上芙蓉冷夜霜。

闻说此乡多俊彦,应传衣钵到门墙。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一首明代诗人边贡的《送史徵贤司训抚宁》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送史徵贤司训抚宁

边贡

客车秋晚过渔阳,山海关前开讲堂。 贾谊献书心耿耿,郑虔去国鬓苍苍。 盘中苜蓿明朝日,池上芙蓉冷夜霜。 闻说此乡多俊彦,应传衣钵到门墙。

这首诗是边贡为好友史徵贤送行而作。史徵贤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要去抚宁县教化百姓,传播文化。边贡在诗中表达了对史徵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史徵贤将面临的任务寄予厚望。诗人在叙述路途风光和述说两人分别情境之后,引用了郑虔的故事表达出史徵贤的路途必定不是风平浪静,饱含关心之意,鼓励友人放下疲惫身心要面临艰辛的事业的深深寓意。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谆谆赠语来表现自己的依依惜别和关切之情。

“客车秋晚过渔阳,山海关前开讲堂。” 诗人首先描述了秋天的旅客车队经过渔阳,将要到达山海关前的时候,有一所讲堂敞开欢迎客人。前两句通过对时间、地点、事件的概述,简洁明快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开讲堂”则预示着将要发生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与下文“苜蓿”“芙蓉”等景象相呼应。

“贾谊献书心耿耿,郑虔去国鬓苍苍。” 这两句诗人借用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表达对史徵贤的关心和鼓励。“献书心耿耿”讲的是贾谊年轻有才,被刘缇重用一时。典故本意为表彰西汉朝政有所作为而恳切上谏皇上的心情,此用来形容史徵贤决心教导百姓于明朝道路上做一位好司训,付出辛苦,“耿耿”一词淋漓精致的表达出了边贡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深深关怀。后一句“郑虔去国鬓苍苍”则是借用唐朝诗人郑虔的典故,表达出史徵贤在去往抚宁县教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压力。“鬓苍苍”一词既表现出了史徵贤的年岁已高,也暗示着他在仕途上可能遭遇的不公和坎坷。

“盘中苜蓿明朝日,池上芙蓉冷夜霜。” 这两句描绘了路途中的风光景色。“盘中苜蓿”表达了旅途中的粗茶淡饭,“芙蓉冷夜霜”则描绘了深秋时节池上的芙蓉在霜降后显得清冷孤寂。整联从时间到景色都展示了边疆道路的艰苦与漫长,边疆的道路环境都是困苦难耐的,“应传衣钵到门墙”这一句中的“衣钵”两字不仅是借指教育文化的传承更体现了友人之间深深的师生情谊。

边贡的这首《送史徵贤司训抚宁》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朋友的谆谆赠语来表现自己的依依惜别和关切之情。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来表达了边贡对友人深深的关心和鼓励之情。诗中寄托了边贡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深深期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