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蒋堂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边无际莫知深。
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溟阴。
笠泽鲈肥人鱠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
望太湖
蒋堂
浩渺太湖阅古今,四边无际莫知深。 朝月光照清露晓,天地气接溟湖阴。 松江鲈鱼餐玉糁,吴中橘白醒金柑。 心融景赏感流徙,聊因驻楫一长吟。
诗人登上太湖之船,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太湖水面。举目环视,茫茫无边。 开头两句先写太湖的广阔无边,接着以“莫知深”的“四边无际”既写出了湖面之广,又给人以浮想:那无边无际的湖水深处又是何等不可测知!“润通”“气入”两句分别描述太湖的夜色和晓景。“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溟阴”,看上去是描绘客观的自然景象,然而却把天地间冥冥中一种幽深的感触烘托出来了。“清露”有“晓月”,“霜天”有“溟阴”,语意都很含蓄。 诗人在太湖停船待候,因而可以细心观察,直到暮春三月松江上的鲈鱼熟了,洞庭山上的橘柑黄了,客人从洞庭来信约诗人在湖中聚会。面对此景,诗人在太湖舟中举杯畅饮,抚今思古,有感而发,不禁慷慨咏叹了。最后两句与前两句对仗工整,景色如画,表现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流连忘返的感情。“招引”指的是从诗的字里行间彷佛感觉到诗人整个人的心身也被眼前这个偌大的、神秘的、深沉的画卷拉下水了;就像是一个的文学企划跑了另个一企划的主题里面似的!古典园林因为有那种雅丽粗犷美造成想一想听一耳会的流连感!所以就想到诗人所感觉到的这副“风烟触目相招引”了!“聊为停帆一楚吟”,楚吟是我国古代楚地的一种歌谣,作者望着太湖美景吟唱起来。
这首诗表现了太湖的宏阔,也写了太湖的秋色;吟咏了洞庭鱼米之乡的美景。又联想起三国时蔡邕避难于此地的传说和《孟门记》里描述古时的孟门风范;给人以气象万千之感,极有思古之情。而整个诗章也正是作者抒发自我感情的一个展现平台。诗人在面对如此美景时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心身也随之溶化、消失在美景之中!此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如一幅山水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语言平易近人而又韵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