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东阳
瀛洲无地不登仙,吏省仪曹次第迁。
从此略施经国手,向来閒却著书年。
亦知忧乐能关世,自卜行藏岂问天。
归路不须驰传急,似闻宣室正求贤。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的赏析:
诗的前两句通过瀛洲仙境与吏省仪曹对比,说明尹公将有更重要的职责,也表达了对尹公的赞美之情。瀛洲是古代传说中海上仙境名,此处借指尹公将任职的吏部或春官等仙境般的部门;登仙,言尹公出任高官;无地,言无处不,表现登仙之广,亦即尹公之广。吏省仪曹乃朝中清贵之官,但在作者看来,吏部亦属政事堂之一,是经国手之所司;春官掌婚姻人伦,自属文运国运之关,书年之大典。这里用诙谐的语气委婉地表达了对尹公的劝勉:尽管以前无所事事,而今总算找到施展经国手的机会了。
“亦知忧乐关世”四句为后二句预设伏笔。前二句以瀛洲喻朝中清贵之地,此二句则以“忧乐”二字直抒胸臆。作者深知尹公“行藏”之事关乎天下忧乐,而天意人事,皆在人为。因此不必问天命天意。这是对尹公的勉励。
最后二句写作者对尹公归路的宽慰。作者知道尹公急于回乡,但因职责在身,不能像皇帝左右的侍从那样驰传急归;同时作者还知道尹公的归路并不遥远,因为宣室正在求贤。言外之意是:尹公尽可放心地驰骋归路,不必急于一时。
这首诗与作者另一首诗《寄题蒲衣先生座右二绝句·仍足供八座留台侍郎见余乞米并书数篇辄为走笔作二绝句时相去一年矣》中表露了自己当时朝野官员中的浮沉起伏并无密切关系,但从这些诗句中可看出诗人此时胸襟怀抱还是比较广阔的。它应是在朝廷内外的相互留别之作,但其中所包含的劝勉、慰藉、规箴、期望之情却是远较一般应酬之作来得深挚沉痛。
至于现代文译文,则需要结合这首诗的整体语境和含义,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表达出来。由于诗歌中的意象和用词较为古雅,所以在翻译时需要尽量保留其诗意,同时又要使读者能够理解。以下是根据上述内容进行的尝试性翻译:
瀛洲之地无时不充盈着仙人出没,吏部仪曹之位次递升显赫荣耀。 从此我便能稍微施展那治国安民的才能,过去却白白浪费了大好的著书时光。 我深知忧国忧民的责任重大能关乎世事,自卜行止进退哪能不问人世荣辱盛衰。 归家之路不必匆忙驰马急行,我听说宣室正殷切地寻求贤才。 希望你能够放心地踏上归途,不必急于一时。我知晓你的归路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