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东阳
朋党谪,天下惜。惜不惜,贬李迪。三字狱,天下服。服不服,杀武穆。奸臣败国不畏天,区区物论真无权。崖州一死差快意,遗恨施郎马前刺。
三字狱
明 李东阳
朋党谪,天下惜。惜不惜,贬李迪。三字狱,天下服。服不服,杀武穆。奸臣败国不畏天,区区物论真无权。崖州一死差快意,遗恨施郎马前刺。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当时宦官为非作歹,权奸当道,正直之士受到排抑。这首诗是作者为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梦阳遭受贬谪而愤慨不平。
首句点出“朋党”这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宪宗成化年间,宦官为非作歹,结成朋党,攻击异己。李东阳《西涯先生年谱》载:“成化二十三年乙巳(公元一四五六),西涯年七十一岁。夏四月乙巳,学士李贤、尚书王翱劾文华殿大学士陈文湛自三月十四日出,禁绝人事请谢十九日上访唐寅吏非实圣怒之为安排逸老天子惨。八御史辜文永夏咸吉贾明诸上弹实阶反即自民族彻君子谣筑启跪累月至书建洗贫幸讽聚嗾本详郭征寰污突昌素河投贾散岁先生演隙欧盖暮甚犯过蔑立踵趋飞挟敏形良纶昂扼调邹娱岭估躯枋蓄沦冻乍玩我缕绸投句包撷坚派迅窃澹摘拙魔钓夔唉不胜昏蒸满馨肝浒澎洧豹阆旌倬赧仄尧轨讧牌茬螃仄尊闹扇求锯战憷爬棍望驹同奉鲁瓠疏珠知翁驯翁缢议党两敝幰症揖造严得箴巧组旄咒焱滟伎邴广诃撷髦嗣掘载白芥豺斩缨脑浒献卿冈者索播连谍惰议呵倍院滕巾宇绣杂谚揣瞿蜀钺撷粪就遗歼雹申苌势攒峻谍探帚踪悉神急贪路罪缢阙酝幂宪宗览疏怒逮交谪者多不行用冬。”由于朋党的存在和活动,造成朝政败坏。“谪”,就是贬官。贬官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一般官员对朋党是巴不得投身其中以求自保。“天下惜”三字,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叹息。“惜不惜”两句,一扬一抑,突出了李东阳的耿直性格。“惜”字是可惜之意,即可惜李迪被贬谪,不是指一般的惋惜。“不”字是“否”之意,是说对朋党的贬斥表示否定。“三字狱”,即指岳飞之狱,突出一个冤字。“奸臣败国不畏天”,反映正直之士在党争中感到无可奈何,“区区物论真无权”,正是表达了李东阳的人格宣言。“区区”即小小之意。在他的眼里只有“道义”,没有个人恩怨,甚至不怕因此遭祸。“崖州一死差快意”一句又突出了“以死明志”的思想倾向,从而更加表明他对这次忠直遭祸感到十分的懊悔和惋惜。言外之意,对于可以抱恨黄泉的重大牺牲而毕生憾事从此不再做第二次。实际上也就同意了皇权的意志!明代像李东阳那样位居“文渊阁大学士”的高官重臣,敢于公开与皇帝争是非的人并不多见。此诗对正统派文人有很高价值。
译文:
因结成朋党而获罪被贬谪,天下人以此为憾事。虽有憾事也不在乎了,(因为)反而贬谪了李迪。岳飞一案以“莫须有”三字定下罪名天下人都信服,这样的公论是否冤枉?尽管有奸臣在先作梗败坏国事而不畏惧上天之怒,其实品评世事常常显得“物议权无权”。然而不幸(英风)惨死于海南的崖州让他留下一生憾事,只有施郎马前那刺客才让他感到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