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沈郎中尚伦母寿诗》明李东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李东阳

《沈郎中尚伦母寿诗》原文

白发萧然林下风,寿筵芳事几家同。

星朝婺女极当北,水绕秣陵江正东。

梅笼出林朝雨熟,鱼船入市晚潮通。

凤雏不假青鸾使,自领天书出禁中。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沈郎中尚伦母寿诗

明代 李东阳

白发萧然林下风,寿筵芳事几家同。 星朝婺女极当北,水绕秣陵江正东。 梅笼出林朝雨熟,鱼船入市晚潮通。 凤雏不假青鸾使,自领天书出禁中。

首联直接切出口题“寿”,以萧然的白发形象,点出了郎中的母亲仙风道骨的老态,已经无法再参加繁复的世俗庆典。萧然的老者、老年的艰辛于此可窥。“林下风”呼应题目的“沈”,因为“沈郎中”应该是姓沈的中年或老年官员。如果这一形象点得稍不确切,这老者的风范就显得较为飘渺,不易捉摸。同时,这萧然的老者形象又与后面的“凤雏”相对,一老一少,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寿筵芳事,在古诗词中是常见的典故,如李商隐诗“幸因松雪明双鬓,自遣诗章莫讳年”,也是写寿筵的。但李东阳单刀直入,说“几家同”,似乎是意在说明寿筵的不普遍,也暗示了郎中的地位不一般。

颔联两句对仗工整,又与首联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对联:“星朝婺女极当北,水绕秣陵江正东。”这是写郎中的母亲所处的方位以及地理环境。婺女星在极星之北,暗示其高贵;而江东、江东正合其贵显。“星婺当北”、“水绕江东”,这既是实景描写,又暗示了郎中的官位高贵。

颈联两句写郎中的母亲所居环境的优美。“梅笼出林朝雨熟”句是写梅熟季节的环境之美,“出林”点明梅子从树林中长出,“朝雨”则表明时令已到雨季。这成熟的梅子、洁净的朝雨暗合了母仪之德。“鱼船入市晚潮通”是写鱼船趁涨潮入市卖鱼。“晚潮通”以动衬静,突出了一个“幽”字,说明这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幽静处所。林、梅、鱼、水、潮、市,其境富有诗趣,已可赏玩。虽只是细节勾勒,但也并非“细节决定一切”,在这细节中却流露出作者的一片苦心。因为他不可能见到真正的场景而不联系到与主旨相关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真景物”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而且也可以激发人的灵感,产生创作的冲动。这两句与首联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尾联笔锋一转,“凤雏”一词在这里是指华美的鸟卵。“青鸾使”是指信使。作者在这里说:沈郎中的母亲不需要什么信使传音献礼,她自己就如同华美的凤凰一样从宫禁中飞了出来。这一方面说明沈郎中的母亲地位的高贵显耀;另一方面也含有对郎中的赞誉之意。作者在此也含蓄地点出了沈郎中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显耀的地位的原因——孝顺母亲。

这首诗写得比较平实,但平实之中也含有妙趣。这是因为作者在写作之前已经想好了全部构思环节(起承转合、虚实结合等等),最后将胸中之竹倒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说它的优长之处就在于构想比较新奇巧妙,颇有创意之妙趣,从深一层的意思去分析则是包含了大量情感在其中(在这首诗中所体现出的深情大概不少于八分),没有情感浸透其中就不会使之以十分浅易的形式而存在的缺陷之问题了。“雅俗结合”,“重雅复俗”,“不离不俗”,“物我一趣”,李东阳《麓堂诗话》之论述诗的主张如是。也诚然如其论主张要吃透诗歌并吟咏作需包含个有趣;想《沈郎中尚伦母寿诗》这首诗包含之趣真可以说是十分之大了!只不过李东阳的本意是指作需吟咏而外含有对母亲的孝敬罢了!同时也要说明这所谓的“趣”之内涵意义很大!

在短短的一首五言律诗中要表达出这样多的内容也是相当困难的。但李东阳却能做到这一点,这除了他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外,还与他善于抓住细节和善于构想有关。他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典型性的细节来加以表现(如“梅”、“鱼”、“水”、“凤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