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东阳
君来几日前,屈指算君程。
君行几日前,使我梦先惊。
问君孰为来,问君孰为行。
仓皇六载间,展转万事并。
欲语不得尽,欲别难为情。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李东阳为好友杨应宁提学即将赴陕西赴任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任的关切和惜别之情,以及对友人任职西行途中的复杂心理活动和百感交集的矛盾。
首先,作者提到,在他收到杨应宁即将离任的消息几天之前,他就已经计算出了杨应宁的路程。他在心里默默的期待着友人的离别,同时在忧虑中屈指计时,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诗句“君来几日前,屈指算君程。”一句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平淡而又真实的叙述中流露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这种深情既源自朋友间的深厚感情,也源于对未来离别的不安和期待。
随后,诗人描绘了友人离别前夕的情景。他梦见友人即将离去,但梦境中的情景又使他惊醒。这不仅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也表现了他对友人离别的无奈和痛苦。诗句“问我为何来,问我为何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他既想和友人告别,又不想面对离别的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接着,诗人开始回顾过去六年的生活,感叹世事变迁。他想要倾诉自己的心声,却又觉得无从说起;想要告别,却又觉得难以割舍。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句“欲语不得尽,欲别难为情。”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诗中既有友情和不舍的深情,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感叹和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情感和意境,用现代语言进行表达。
“你来的前几天,我细细数着你将要启程的路程。你离开的日子,让我在梦中提前惊醒。我想要问你为何来此,又想要问你为何将要离去。这六年来的时光,如同烟火般匆匆而过,所有的事情都如同过眼云烟。想要倾诉却无从说起,想要告别却又觉得难以割舍。”
这样的表达方式,应该能够较好的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境,同时又不失现代语言的流畅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