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东阳
物华随地敛秾纤,始识玄冥号令严。
祗树未春花作雨,解池初夜水生盐。
妆疑淡扫时窥镜,舞恨低飞不过檐。
漫向苍生占喜色,冻愁先到两眉尖。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华随地敛秾纤,始识玄冥号令严。”首先这两句以景象起,借“物华”敛藏、自然界变得肃杀的景象,表达时至寒冬、阴气极盛、生命要接受严酷的现实的自然界之意。这也是冬季北国常见的一般情景。进而则挖掘到一种更高的本质:“始识玄冥号令严。”在这里点出了题目中的“雪”。诗人发问:正因为雪的降临,使得自然界一切繁冗的、不必要的、非本质的现象被掩藏起来,生命进入至清至虚的层面,这是“玄冥”之功。所以尽管作者极口称赞:“祗树未春花作雨,解池初夜水生盐。”春天的花朵和池水都因为雪而增添了新的意趣。
“妆疑淡扫时窥镜,舞恨低飞不过檐。”这两句是写雪中的树和屋。树上的积雪如同淡妆的人轻轻扫过镜子一样,映着屋檐的倒影翩翩低飞,这曼妙的舞姿使树上的积雪也为之增色。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雪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树上的积雪被比作女子淡扫的妆容,低飞的雪花则像是翩翩起舞的精灵。而“妆疑”、“舞恨”则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使之更加生动活泼。
“漫向苍生占喜色,冻愁先到两眉尖。”在上述美景中又带有诗人自己的主观感受。对于广大苍生来说,雪意味着丰收和生机;而对于诗人来说,面对此景,愁绪满怀,双眉紧锁。“漫”字,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之情。在此时此地此景中,他不由得想起苍生、国家以及自己的身世命运,这种思想感情的升华使他慨然脱口而出“漫向苍生占喜色”,颇有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但是愁情深重又是诗人亲身感受又加深了这意境的感染力,这里正面衬托出了诗人的可贵品格的高尚情感——“冻愁”在心,忧国忧民,“眉尖”尽紧,心事重重。
现代文译文如下:
大地万物在这个寒冬季节中收敛起它们浓艳的色彩,人们这才认识到冬季的严寒威力。只有冬神玄冥严肃而准确地发号施令。春天的花朵还没有开放就已经化为纷纷细雨,解池在夜间初到时也只见到微量的水滴渗出。雪花如同淡妆的人轻轻扫过镜子一样美丽,雪花翩翩低飞的曼妙舞姿使树上的积雪也为之增色。我望着这美丽的景象不由得发出感叹:只能向苍生诉说这喜色吧!然而愁绪满怀的我却先到了两眉尖。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雪夜为背景,通过描绘雪中的景物和诗人的主观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苍生的关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自己的品格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