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李东阳
石桥飞步欲凌空,百尺清阴九折通。
水底楼台天上下,岸边花柳路西东。
春题杏苑怀张籍,昼卧庐山梦远公。
今日一杯还一曲,独吟孤酌与谁同。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诗题是“重经慈恩寺忆张沧洲题瑢僧故庐”,可见这首诗是回忆沧洲和尚的。沧洲和尚曾住持慈恩寺,他住过的房子还保留着,让后人凭吊。石桥、清阴、水底楼台、岸边花柳等等都是当时的情景,也蕴含了东阳内心复杂深沉的情感,而这时的“我”(即重经者),想到许多人来此感受都与他相同,正是别有一番心情。“昼卧”二句是一组倒映的形象描写。“昼卧”,自然百物依旧。“客醉”,正是感时嗟逝的寄托。诗写到“梦远公”已明显露出凄切之音,而结尾“独吟”却是一腔惆怅之情再也倾诉不尽。
这首诗的章法自然浑成,前后映照,富于变化。语言质朴清新,可见诗人风格的一贯。
译文:
走过石桥感觉自己仿佛要凌空飞升,盘曲九折的小径显得分外清凉。水上楼台似乎出自天上,岸边的花柳随倒映水中或东西或南北摇荡。在杏花园里想到张籍诗作,白日梦行藏的僧房仿佛来到了远方。此时即使拿起一杯清酒听僧曲又有何用?独自吟诗独饮又与谁相共?
以上就是根据文言文翻译过来的现代文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