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东阳
水绕平沙远村,鸟啼双树名园。
西涯野客多兴,十日春寒闭门。
这是在讲述一派山水美景的乡野村落之诗,风格和杜甫的一些诗歌有着某种类似,这在士大夫中罕有人类写的这类平民之生活很。四时风物之变化、诗人的种种感情与想法都在字里行间显露出来。这首诗在士大夫诗文中具有清新朴素的风格。
“水绕平沙远村,鸟啼双树名园。”从近处春景引出远处春景,眼前水是动的,沙是平的,于是乎水和沙之间就依稀浮现远村的影子。然而到了晚上又何曾到过乡村。只闻鸟叫而不见鸟,由一个静的景物转化成了一个动景,所谓鸟起静而鸟飞。“啼”字虽然不难,却使画面增加一种欢娱的气氛,实际上这也点出了日暮诗人的心情。“名园”是说靠近园林,但却由于字面的调度跌笔才一气呵成。”这句布局非常成功。本来应是由门前经东向西一路写景的。若照这个顺序下去那就有画板呆板之弊了。所以先提到平沙流水的明快景色把近景画意提到引幅以外。如此便大为增加了作品的生动姿采了。这是作品生动的第一个原因。“西涯野客多兴,十日春寒闭门。”倒转镜头由“流水分村”至此又回归西涯的整体描绘上,作者对自己的感情却是尽量予以直抒的表现:本是被推为西涯的“主人”,但在最后所点出野客称心畅饮高歌如隐居“江湖间”,自我衷怀,仿佛是说此次诗酒留连实际上要落个失意不得归,遂将自己这饱受风波落魄政治生活的烦乱胸襟抒发出来了。“西涯野客”这里具有多种含意。“湖畔如西涯擅佳景者更多”。于是美妙娱畅的事成了黯然思游归之念的催化剂,而且是以郊游活动的高雅兴味反衬无田可归的闲愁孤苦之意,至此又从这种诗酒流连生活引申出另一个伤感的题材来了。
读此诗不难想见李东阳生活上的悠闲安逸和他的才情志趣,也可以窥见他孤介傲岸的情怀了。他于大好春光中在“西涯”独自吟诗饮酒以遣怀的闲适生活正是他厌倦官场污浊腐败、深感怀才不遇、怅然人生失意的表现。而其本意又似乎是在旷野芳馨中寻找一点自然的安慰与寄托了。
此诗清新朴素,字浅意淡而又澹远幽深显得恬适惬意;含蓄简约意有不穷。即末句富有双关感发意味;
【译文】 潺潺流水中映着平旷的沙滩,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树枝上鸟儿欢快地歌唱着,轻盈飞翔在那知名的大树下。西涯的隐士兴致勃勃,春寒时节十天里十天紧闭家门。
【赏析】 这首诗以“水绕平沙远村”为引子,将远近景致引入眼帘,然后以“鸟啼双树名园”为引子,将视线拉回近景并进一步转向主园景观,“西涯野客多兴”将主观抒情融于写景之中,“十日春寒闭门”似乎有些凄凉,其实隐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读这首诗不难想见李东阳生活上的悠闲安逸和他的才情志趣,也可以窥见他孤介傲岸的情怀了。
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远近景交错的村落图。“水绕”是说流水在平坦的沙地迂回着。“远村”则点出这是一个远离人烟的地方。两句首尾相接很自然地把目光引向天空。“鸟啼双树名园”是在上一句的流水、沙地、远村继续深入到树林和近处的花木当中。水边、沙地上的村庄以及双树掩映的名园,这一切无不显得平淡清幽,然而这正是诗人要表现的田园生活的恬静、淡泊之所在。这里没有雕梁画栋的宏伟壮丽,也没有奇花异木的珍异高贵,有的只是青翠的颜色和婉转的歌声。这些平常无奇的景物却凝聚了诗人的感情,说明诗人寻找的是这样一种环境、一种气氛:它的景色既不用华丽的辞藻加以装点描绘也无须奇异夸张的手法来突出其异彩纷呈的效果,而靠那景物本身能够自生自发的灵趣。此诗达到了这样一种意境:尽管那些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