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东阳
风伯何时许放悭,雨师今日不辞顽。
虚疑九道乾坤合,坐遣双笼日月閒。
满地瓜田惟足水,几家茅屋尚依山。
官曹况切怀人意,一夜清诗强破颜。
原文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其最大特点是事、景、情的交融,把当时的好雨与初夏时节的田园风光结合在一起写,借景抒怀,融情于景,不露痕迹,颇有特色。首联点明时节与气候,“悭”是悭雨,指雨量少。因为久旱无雨,作者急切盼望天公降雨。他推测性的吟咏说“风伯何时许放悭”。点明急雨的意义。但是久旱逢雨却又是作者从未体验到的新鲜感受了,所以在开篇这一刹那也使他平添了许多情趣,禁不住赞美起“雨师今日不辞顽”,确实给大自然带来了无比的神韵。“雨师”,传说是神话传说中的使风雨的别名神,“顽”,作倔强、顶真的讲,含幽默的意味。这一联把事与景结合在一起,点明题目的“大雨次”三字。
颔联写雨势之大,雨量之多。“虚疑九道乾坤合”句,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手法,把雨势之大写得惊心动魄,显示了诗人的艺术风格。一般说来,人们很难想象真正意义上的“九道”,而这里“虚疑”一词就极度的逼真而又十分的夸张。“九道”本指分流黄河的九条河道,合流后水势极大。“乾坤合”也极形象,一个“合”字把雨水汇集一起,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坐遣双筩日月閒”中的“遣”是遣返的意思。这两句形象地刻画了作者的内心活动。对风雨交加的种种疑惑一下子都消解了;这种环境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安慰,感觉天空空阔晴朗。当然这是事物现象和实质上的不同。这样一联想作者似乎忘记自己处在荒山之中。作者没有把这个联作一个整体写,而是分成了两个部分,先言及此为雨止之后的环境变化。从“虚疑”开始至“坐遣双筩”止都突出一个“疑”字。人乍逢大雨之后的疑惑心态;大自然的奥妙是难以穷尽的。这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使无生命的风雨山水具有了人格化色彩,又使全诗产生了生动活泼的意趣。
颈联描写雨后景色。在久旱逢雨的时候更具有特殊的魅力。“满地瓜田惟足水”,形象逼真地点明雨后的特有情景。诗人因灾后添饥而求雨,但现竟是满地水田,一片汪洋,连瓜田也是水汪汪的。这颇具讽刺意味的描写透露出诗人对这场特大暴雨的恼火心情。然而诗人毕竟是诗人,他们更善于从一种独特的视角中捕捉形象、运用语言。你看“几家茅屋尚依山”一句又把人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在这茫茫山野之中竟还有几户人家的茅屋而悬。作者把山水、时空概念打乱组织成一幅初夏乡村雨后特写画面;那几户人家点缀于青山之中在苍茫雨色映衬下分外清晰。这样便产生了一种超奇显异的艺术效果。诗人的情绪也由恼火而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尾联收束全诗。“清诗”,即清新的小诗。“颜”,指面容、脸色。“官曹”一句是说自己在官场上的公务符合自己的心意;另外也暗含有投合别人的意思。“怀人意”是兼含着双关语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大雨连下几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遇雨的喜悦心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不事雕琢而富于情趣和韵味。
现代文译文:
风神何时肯放出吝啬的雨水?雨师今天也不顾顽皮任性。久旱逢雨人们虚惊一场,期盼多时终使日月清闲。满地都是水田只觉得足够用,几户人家仍然依山傍水。我的官职正符合我的意愿,一夜之间清新的小诗强颜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