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西山杂诗七首 其一》明李东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李东阳

《西山杂诗七首 其一》原文

下马溪桥散步行,暑风絺纻入林清。

村殽野饭匆匆发,碧水青山面面迎。

踏尽平堤怜草绿,到来幽谷见云生。

西湖胜事年年别,几日愁多不出城。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西山杂诗七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下马溪桥散步行,暑风絺纻入林清。 村肴野餐匆匆发,碧水青山面面迎。 踏尽平堤怜草绿,到来幽谷见云生。 西湖胜事年年别,几日愁多不出城。

这是诗人归隐途中所作的一首七绝。作者离开繁华嘈杂的京城,西行入山,经过西湖时作了这样一首诗,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欣喜之情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意。

首句“下马溪桥散步行”简单明了地交代了诗人此时的行为:他骑马走过溪桥,然后悠闲地散着步。这一句通过一个“散”字,既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又描绘出诗人在繁华嘈杂的环境中寻找安宁的一种方法。“暑风”句通过描写清风送爽的暑夏微风给人带来阵阵凉意,带着清凉的快意步入林中,表现出一种惬意的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写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以及山水对诗人的欢迎。“村肴野餐匆匆发”,这匆匆的乡间佳肴,这简单的食物,却饱含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他不需要山珍海味,也不需要珍馐美味,他需要的只是那份简单,那份来自内心的满足。“碧水青山面面迎”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水对诗人的欢迎。他们似乎在等待着诗人,一汪汪清泉,一座座青山,都在热烈地迎接诗人的到来。碧水青山也以他们那独有的魅力,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喜悦。

“踏尽平堤怜草绿”一句中,“怜”字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他踏过了堤上的每一片草地,欣赏着那绿色的美丽,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到来幽谷见云生”,这一句似乎是诗人的自我抒发:当到了深山幽谷之时,可见到云生。这个“生”字用得极其巧妙,它表达了云的生成、流动的画面感,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欢喜和期待。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两句“西湖胜事年年别,几日愁多不出城”是诗人的自我感慨。他意识到自己即将离开繁华的西湖,去迎接新的生活——那可能是一个安静、简朴、自由的生活。然而,“几日愁多”却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他对于新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但同时也为即将离开繁华的城市而感到忧虑和不安。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诗人的内心更加真实和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归隐途中的自然美景和简朴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的矛盾和忧虑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使得这首诗更具生命力和真实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