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东阳
昆仑关头战骨枯,龙衣裹血红模糊。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是彼侬安有此。将军贵实不尚功,世上安有将军忠。君不见汉皇一赦云中守,武将纷纷皆藉口。
《昆仑战》赏析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边疆的战争始终不曾间断。诗人李东阳用他的笔,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战争中的人性。这首《昆仑战》正是他以此角度出发的一首诗。
“昆仑关头战骨枯,龙衣裹血红模糊。”开篇两句,诗人便将战争的惨烈描绘得淋漓尽致。昆仑关是广西的一处重要关口,战事频繁,战士们的尸骨堆积如山,血红色的衣甲覆盖在白骨上,血肉模糊,一片凄惨之色。
“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是彼侬安有此。”这两句描绘了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一个士兵在军中因为老人的牺牲而喧闹。这种描绘揭示了战争中人性的复杂性,既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对胜利的渴望。如果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家园,他们怎么会如此奋不顾身?
“将军贵实不尚功,世上安有将军忠。”诗人笔锋一转,通过对将军行为的批评,来凸显忠实的士兵。将军应该更加重视实际而非只重视功劳,因为他们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而现实是世上的将军往往是重权位而轻实际贡献。
“君不见汉皇一赦云中守,武将纷纷皆藉口。”这两句以历史故事为背景,通过汉皇的一道赦令,揭示了武将们的虚伪和借口。当赦令来临时,他们纷纷以各种借口推卸责任,不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牺牲。这反映了诗人对武将的失望和对人性的批判。
这首诗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它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批判。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现代文译文:
在昆仑关的头,战士们战斗到骨肉枯竭, 龙衣裹住的血红模糊的躯体,犹如一幅血色的画卷。 军营中喧闹着老人的牺牲, 若非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乡,他们怎会如此奋不顾身? 将军们重视的是实际而非功勋, 人世间怎会有如此忠诚的将军? 你没看见汉皇曾赦免云中的守将, 武将们却纷纷以各种借口推卸责任。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批判。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