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东阳
尘沙无日不春阴,伏枕偏惊抱病心。
忧国暗催青鬓改,避名翻爱碧山深。
水禽声动寒犹咽,风柳条长弱未禁。
客去客来门自掩,老夫浑欲谢冠簪。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春兴(八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的作品,描述了他因疫情、政治等影响,无法平静的心境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这首诗以其含蓄的表达方式和细腻的描绘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首句“尘沙无日不春阴”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尘沙满天,春阴不断,象征着外部世界的混乱和不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内心也受到了影响,无法平静。
“伏枕偏惊抱病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不安和痛苦。他卧病在床,病痛让他无法平静,而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困扰都让他感到心烦意乱。
“忧国暗催青鬓改”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无奈。他担心国家的未来,担忧自己的青春不再,忧虑无法逃避的名利之争。
“避名翻爱碧山深”则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理。他想要逃避名利,却发现自己对深山的美景产生了深深的喜爱。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
“水禽声动寒犹咽,风柳条长弱未禁。”这两句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春日的景象。水禽在水中鸣叫,春风轻轻拂过柳条,这是春天带给人的安慰。但这也进一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寒意和迷茫。
“客去客来门自掩,老夫浑欲谢冠簪。”最后两句点明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关闭了门,不想再处理任何事情,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官职和冠簪。这表现出诗人的绝望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的现代译文如下:
我身处尘沙之中,无日不经历春阴的洗礼。病痛缠身,心情沉重,国家忧虑如同催人老去般潜行无声,避开名誉我却又钟情于那深幽碧绿的山水之间。水禽在水面上畅快地叫唤,带来些微寒意和深情厚谊,春风抚摸着细长的柳枝仿佛流露出来的只是小小的慈悲关怀而已。访客不断来访去不断光顾,我便此无奈的把自家的门户随手掩上罢了;一生起伏轮回铸就了我今日的沧桑,浑浑噩噩中我已无心佩戴冠簪。
李东阳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沉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反思。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他展示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这首诗也以其细腻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