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庄孔旸(二首)》明李东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李东阳

《寄庄孔旸(二首)》原文

背郭诛茅草盖堂,边江种柳树为墙。

舟中梦醒闻春雨,楼上诗成坐夕阳。

南纪壮游余岁月,北扉遗草旧封章。

清时例有逃名客,见说严陵本姓庄。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赏析:

明代诗人李东阳的《寄庄孔旸》组诗,展现了一种清幽而又含蓄的美。在这里,李东阳将他的人生态度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糅合在一片纯朴而又孤傲的山水景色中。诗人并没有选择喧嚣的都市生活,反而将住宅建在了离城很远的郊野,门前屋后都是苍翠的松树和桃柳。而在围墙的设置上,他又偏偏喜欢江边的柳树,看着柳絮飘飞的场景,不时将心中的豪情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一句“背郭诛茅草盖堂”,诗人以一种朴素而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田园风光。他背靠着城市的边缘,将房屋建在了郊野的空地上,用茅草盖起了堂屋。这里的“诛茅”二字,不仅描绘了房屋的简陋,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喜爱。

第二句“边江种柳树为墙”,更是对这首诗的艺术亮点,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和无穷的诗意。他用江边的柳树作围墙,不时让微风吹拂,柳絮飘飘。这个描写,将田园生活描绘得诗意盎然,既有风韵又显浪漫。

而在梦醒之后听到的雨声、在楼上看夕阳的创作手法上,又带有浓厚的怀人之思和别样的深情。这首诗最后一句“清时例有逃名客,见说严陵本姓庄”,诗人借用严光之典故来表明自己不求名利的心志。这个手法充满了文学的诗意,又不乏人生哲理。

总体来看,《寄庄孔旸》组诗是一首既优美又含蓄、既深情又朴实的诗歌,通过简朴的山水景色和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李东阳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我是通过解读李东阳的诗作和相关的历史背景,以及对诗人的个人性格和经历的理解来赏析这首诗的。每个读者的解读可能都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诗歌中获得不同的感悟和体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