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李磐庵西潜图》宋释宝昙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宝昙

《题李磐庵西潜图》原文

何人意行山水重,草木惊笑来天风。

茅檐鸡飞犬升屋,屐声疾奏邻家翁。

逢迎初非乃翁事,盆盎净洁求无同。

一犁春雨饱膏沐,千顷秋日加曈曨。

恭惟耕稼我自出,敢与造物论丰凶。

树间井亦颇寒冽,门前石不烦磨礲。

愿公藉石饮此水,鸭猪肥大牛羊丰。

杖藜吾父坐吾祖,日望四海宽租庸。

太平果在放船手,眩诗与画当无穷。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宋代诗人释宝昙所题《题李磐庵西潜图》是一首诗画兼具的作品,这幅画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逼真的细节描绘了一位深居简出的隐者生活。通过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欣赏到诗人对生活的哲理和艺术见解。

首先,诗人在描绘这幅画时,巧妙地运用了山水、草木、鸡犬、农耕等元素,将画面生动地展现出来。其中,“草木惊笑来天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草木在风中摇曳的动态,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而“茅檐鸡飞犬升屋”则通过描绘鸡犬的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其次,诗人在诗中通过对画中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在“逢迎初非乃翁事,盆盎净洁求无同”两句中,诗人强调了隐居田园的清贫生活与内心的宁静和谐,同时也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接下来,“一犁春雨饱膏沐,千顷秋日加曈曨”两句,诗人通过描绘春雨和秋日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对农耕的赞美。这种赞美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恭惟耕稼我自出,敢与造物论丰凶”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耕种和稼穑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规律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耕种和稼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诗人不畏艰难险阻,敢于与自然和社会规律抗争,为社会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李磐庵西潜图的题咏,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诗人通过对山水草木、农耕田园等元素的描绘,表现了自身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以生动的诗篇告诫我们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的价值,珍视人间真情和大爱,向往着和古人一样的无争平静的隐逸生活。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更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反思和珍视。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