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江宿
明代 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汤显祖的诗清丽可人,闲适之情,跃然纸上。此诗首句“寂历秋江渔火稀”中,“寂历”二字为诗人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仿佛此时只有秋风萧瑟,秋江寂寞。“渔火稀”三字说明此时的江上没有几人,偶尔几艘渔船驶过,打破平静的水面,只能听见些许桨声,竟然都没有回音,一种凄清冷寂的感觉瞬间被表现出来。这也符合此时江景的整体特点,秋江空旷,渔火稀疏。
“起看残月映林微”中的“残月”对应上句的“夜深”,正是诗人夜不能寐,起看残月之时,月映树林,似是还乡里。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林间仰望残月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迷蒙凄清的氛围。
“波光水鸟惊犹宿”,诗人由远及近,写到近处的江面上的水鸟被月光惊起,停留在水面上,这种景象使人不禁想起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一人在江边,与水鸟为伴的情景。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最后一句“露冷流萤湿不飞”,进一步烘托出夜色的清冷。“流萤”即萤火虫在夜晚飞舞,“露冷”二字写出秋夜的寒意。“湿不飞”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萤火虫沾湿了露水无法飞舞的情景。这一句既写出秋夜露天的寒意,又写出萤火虫无法飞舞的无奈。
整首诗以“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笔,中间两句对月和水鸟、流萤进行细致的描写,最后以“露冷流萤湿不飞”收尾,整首诗围绕“秋夜江边”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闲适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身处江湖之中的寂寥与感慨。整首诗用词优美、凝练,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现代译文:
秋夜寂静江渔火稀疏,抬头见残月映入树林微。波光惊醒了水鸟宿,露冷湿了流萤所以不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