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镏彦炳典签从军南剑》明蓝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蓝智

《赠镏彦炳典签从军南剑》原文

二月山城逢故人,野亭杯酒共情亲。

江湖戎马艰难日,风雨啼莺寂寞春。

照夜藜光浮蠹简,冲星剑气动龙津。

坐陪元帅清南海,应有新诗寄隐沦。

现代文赏析、翻译

赠友人南剑从军

作者:明代 蓝智

二月山城逢故人,野亭杯酒共情亲。 江湖戎马艰难日,风雨啼莺寂寞春。 照夜藜光浮蠹简,冲星剑气动龙津。 坐陪元帅清南海,应有新诗寄隐沦。

鉴赏

这是明末著名学者、诗人蓝智创作的一首赠友人从军的诗。诗人没有因为友人去从军而顾忌伤感悲凉。一开始便怀着喜悦笔写下去,情真意切。“二月山城逢故人,野亭杯酒共情亲”,初逢故人,欢乐之至。可是,彼此是在一个荒野空亭中饮着酒叙着情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朋友的“戎马艰难日”。前四句从入军到战争年代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边城会饮图,引人入胜。 颔联紧承首联“戎马艰难”四句,进一步写友人从军边陲的特定背景,抒发在荒寂凄苦的战争环境中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江湖戎马”二句是说:长期边疆从军,漂泊于江湖戎马之地,春风吹着黄莺在寂寞的春天里啼叫,令人愁苦。“江湖”指南方多水的地区。“风雨啼莺”一句是反用崔橹《鹭鸶》“独舞空庭夜色寒,栖云不顾曲池澜。才随金鼓起,又入锦城端”诗意,意即鸟儿虽然受到惊扰,但是仍然不肯在京城附近栖身。这四句前二句景中寓情,后二句以问句出之,抒写难言之隐。以上六句主要是对蓝智随友人从军南剑的艰苦生活抒发关切同情之意,后两句转入对友人以文武才能清靖南剑的赞颂之意。“照夜藜光浮蠹简,冲星剑气动龙津。”写友人辅佐元帅清靖南剑的事迹。“照夜藜”出于《博物志》,道书云:“老子西度流沙,有神人乘紫云仙车接之。有黎姓童子笑曰:我当继之。即一化为道人。乘仙人之藜星去地九万里,而谪于凡间为人。”后来称灯檠为“藜”,意即火把。照夜,火把能照深宵达旦,言其忠诚不渝之意。诗中言其能够度过艰危、为人类造福的意思。“蠹简”,即书籍。唐郑谷《读进士元谋先辈蒙惠书因以酬谢》诗:“石函蠹简香犹在,琼玖丛枝露未晞。”诗句是指友人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冲星剑气动龙津”,是指剑光射透星斗,气韵生动如龙。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夫持三尺之剑,伏一剑之忿,而欲以凌轹强秦者。”此句是赞颂友人能够辅佐元帅清靖南剑、扫平敌虏的英勇事迹。综上所述末联言经过这位挚友的努力大振工作使已经一败涂地的宋朝起了复兴云云。(请从戎路向探索不是此人历史生涯的任务范围),主客观各种复杂情况的总体由此显出了高潮结论是其感人所在“应有新诗寄隐沦”。“应有”,意味着在此事逐渐黯淡或终至衰落的时候必将有新的文艺作品出现并流传开来以总结这段历史并给人们以启示启迪之意。诗人对此持有极大的期望和信心。“隐沦”是指隐居的人士。这句是说:那位挚友将写一些诗歌作品寄给诗人予以赞美之意。整首诗紧扣题意“赠镏彦炳典签从军南剑”,全篇紧紧围绕友人从军南剑这一特定背景展开联想和抒写,没有去涉及二人其他方面的交往内容。在写法上抓住关键性的特有事实和情节加以点染烘托并运用典故和传说来表现友人的某些本质特征和性格特点。同时又运用了大量典故来表现边疆将士的某些生活情景、战斗生活和报国立功的英勇事迹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赞颂之意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语言优美清新、婉转流利、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特别是前六句写景抒情处十分出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诗一改往日那些豪情壮志或感物伤怀之作的风格,却以欣喜之情迎合友人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