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徵明侄荐授翰林兼修国史喜而赋诗》明文森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文森

《徵明侄荐授翰林兼修国史喜而赋诗》原文

红烛高烧夜着花,阿咸闻荐入京华。

银鱼佩更通仙籍,紫阁趋时草制麻。

太史名传司马氏,东山屐倒谢玄家。

书来深慰家庭庆,奕世恩光未有涯。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徵明侄荐授翰林兼修国史喜而赋诗

红烛高照夜色中,侄儿名声扬四海。 银鱼佩玉通仙籍,紫阁趋朝草制麻。 太史名传司马氏,东山屐倒谢玄家。 书信传来深感欣慰,家族恩光无穷尽。

诗中描绘了明代的翰林修史制度,以及侄儿被选为翰林学士的喜悦之情。红烛高照,表明当时庆祝的热烈氛围;侄儿名扬四海,表现出家族荣誉的提升;银鱼佩玉则代表了修史官的地位,是修史生涯的重要象征;紫阁趋朝草制麻,进一步突显了翰林学士的权威与职责。

此外,诗中还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之情。太史名传司马氏,表达了对司马氏家族的敬仰;东山屐倒谢玄家,则是对谢玄家族的赞美。这些对比,既突显了家族荣誉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期望与信心。书信传来深感欣慰,表明家族成员对侄儿未来的期望与信心;家族恩光无穷尽,则是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族荣誉、修史制度、前辈敬仰、家族未来等方面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家族的自豪与对侄儿未来的期望与信心。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