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青阳洞天呈青阳主人曾少裕》宋利登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利登

《青阳洞天呈青阳主人曾少裕》原文

两崖他苍峭天柱,停策崖边唤舟渡。

青巾羽客打舟来,惊起灵蛇绝溪去。

千年神浆不自惜,万里晴天安得雨。

但见飞流落半空,空中此水来何处。

岩下犹涵太古泉,安知上不通银浦。

苍藤半湿苔藓昏,石罅无根迸孤树。

洞门一隙仅通人,可惜凿空开洞府。

乾坤明晦自有时,突然栋宇那非数。

开闢岂无人到来,岩崖尚绝猿猱路。

先生朝昏息丹岩,万壑归心心不语。

瑶磬一声天壁寒,白云紫雾惊相顾。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洞壑深处,群泉交融,萦绕流转,诗人利登以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洞天仙境图。青阳洞天,是宋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也是诗人利登的创作源泉。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阳洞天的秀美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描绘了青阳洞天的高峻险要,“两崖他苍峭天柱,停策崖边唤舟渡。”诗人站在崖边,仿佛可以听到溪水潺潺,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他停下脚步,呼唤船夫来渡他过河。这描绘了青阳洞天的壮丽景象,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的“青巾羽客打舟来,惊起灵蛇绝溪去。”让人感受到了青阳洞天的神秘和生动。诗人似乎看到了一个穿着青色头巾的仙人乘舟而来,惊起了一条灵蛇,让其匆忙离去。这样的场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千年神浆不自惜,万里晴天安得雨。”此两句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和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千年神浆”暗喻了大自然中时间的神奇力量,“万里晴天安得雨”则是诗人对天地公正的呼喊。人无法决定雨是否下在何时何处,就像自然的力量无法控制一样。这种思想的体现使诗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得以彰显。

接下来的一联描绘了青阳洞天的奇异景色。“但见飞流落半空,空中此水来何处。”这里的飞流指瀑布,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直落半空,令人惊叹不已。然而,这飞流又是从何处而来的呢?诗人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用了一个疑问句:“岩下犹涵太古泉,安知上不通银浦。”这句话充满了对自然的思考和疑问,引导读者去思考自然的奥秘。

尾联“开闢岂无人到来,岩崖尚绝猿猱路。先生朝昏息丹岩,万壑归心心不语。”表现了诗人对洞天深处的生活的思考和想象。在开闢的过程中,有人也曾来到这里,他们也许凿空了这片洞府,留下了人烟的痕迹。但即便是如此,岩崖之上依然有猿猴无法攀爬的地方。而那位仙人似的人物,“朝昏息丹岩”,日夜居住在岩石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里的“万壑归心心不语”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青阳洞天呈青阳主人曾少裕》是利登描绘的洞天仙境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敬畏与追求反映出了诗人的深厚哲学思想和对生活热爱的真实体现。诗人在感叹天地奇妙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追求自身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了他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这样的艺术境界和文化精神使得这首诗在古代诗词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是我们在赏析和理解诗歌时需要注意的重点。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