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薛嵎
此行吟更苦,哭舅万山深。
处士花犹昔,何人诗在今。
奉亲无旅况,对佛动慈心。
霜夜增寒思,半床安纸衾。
现代文译文:
这次旅行让我吟诗更添苦涩,为舅舅送葬在万山深处更觉悲痛。 隐士种的梅花依旧盛开如昔,可如今却是何人能吟咏它的诗? 奉养父母亲朋却无旅途之况,面对佛祖不禁生出慈悲之心。 在这寒冷的霜夜思念更加强烈,即使有一半床铺也觉得不够。
赏析:
此诗以哀伤的笔触,描写了诗人送葬舅父时的悲痛之情。首联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写哭丧更见哀愁。颈联使用“反抚今思昔”手法写人亡思存、欲去不舍,以此表现出深沉凄恻的感情,深刻地传达出悲伤的情感。作者对人性的描绘入微,真挚深沉、令人叹惋不已。床板上既只能盖一张薄纸以抵寒的不如意的心事细节的表现烘托了欲哭无泪的悲剧主人公的心理。表达出人生短暂,亲人不复在的哀思和对人性深沉的悲切。薛嵎的山水诗多半不关世事、穷理学的根底,“孝悌忠信”之属意内皆有所发,这一首却是于简朴而清秀中寄予哀痛的生平大事感怀,也颇具特色。
此诗前四句作者叙述自己送葬的经过,并表达出对舅父去世的悲痛之情。“处士花犹昔,何人诗在今。”二句表达出对舅父逝世的悲痛以及对舅父的怀念之情。“奉亲无旅况,对佛动慈心。”二句表明了作者对舅父的敬仰之情,因为他的亲人都是在家奉佛,吃素念佛,所以作者也受到了舅父的影响。“霜夜增寒思,半床安纸衾。”二句作者通过描写凄冷的夜晚和纸衾的薄凉表现出欲哭无泪的悲剧主人公的心理。最后两句中提到人生短暂和不可逆的逝,这都是生活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让我们更深一层思考生死哲学之类的事。一般所谓的抒情中心总是兼带写景的部分抽象概念表现为“不是依亲花正妍夜行暮近枫色路/君难早赴知识泪急锁命灭根差案转图亦厄业春秋之类怪东西云深岳中有佛有仙亦有魔”等抽象概念被具体化之后,便能以“白话”形式表现出来。这正是此诗的魅力所在。
总的来说,此诗以哀伤的笔触,描写了诗人送葬舅父时的悲痛之情,表达出人生的短暂和不可逆的逝等哲学思考。同时,此诗也表现出作者对人性、亲情和佛教的敬仰之情。这些情感和思考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