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薛嵎
不到嵇师今几春,凄凉疋马去无因。
同游人葬梅花下,应笑花开不见人。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忆嵇师奥观梅并贵行弟殁后之思
宋 薛嵎
不到嵇师今几春,凄凉疋马去无因。 同游人葬梅花下,应笑花开不见人。
此诗首句“不到”二字,深寓沉痛。嵇师,嵇璜也,璜字诚君,吴县人,年老始从予学。是诗犹以不见梅花为恨,诗中所谓“几度”,殆不止此。嵇璜晚不茹茶,惟饮酒数杯自遣,读其诗句“黄花碧叶溢光妍,不是幽香亦可便。不用披云伸独抱,世间尘土不容便”又可知其为世外之人了。薛嵎青年时期便饱尝漂泊之苦,“一饭一裘”的艰难处境在少年时便有所耳闻。到了他这一辈,“出门便作方外游”,可是清贫不售仍不得温饱,也仍只是喝酒度日而已。古人早成了过去的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是古人与今人的命运相同之处。然而,“同是天涯沦落人”,古人今人却不能不各自凄凉感叹了。
“同游人葬梅花下”句,乍看只是记事,嵇璜与作者同游嵇师奥观时,有同游者死去。“人归思阁葬”(周翼持句)至今仍在旅途中匆匆行走。眼前流过了些什么?若是到近在咫尺的人之墓旁去看看看墓上的花儿都没有游者的到来先作它的风采就好了。“不应长短百花前”,“为怅非常四百年”,一个人的岁月是最不由自己的;“白云过尽苍梧野,始信人间无长物”(杜甫句),一个人孤独的行经于江山之间,而“踏破芒鞋多旧迹”,竟无一迹可携以归的。这一句读来令人酸楚。一个在天涯海角的人无端经过了一处又一处的山水胜迹,满腹苍凉而无一物可携归时,便觉人生的路途中的一点一滴的痕迹都值得珍惜了。“应笑”二字把作者的懊悔之意表达出来了。然而“花开花落自有时”,自己错过了时机是追悔莫及的了。于是只好独自一人在异乡他国黯然神伤罢了。
诗中写自己漂泊无定、孤独凄凉的身世和心情的句子是“凄凉匹马去无因”。写对亡友的怀念和怅惘的句子是“同游人葬梅花下”。写后悔没有及时赏花的句子是“应笑花开不见人”。
诗的最后两句是即景抒怀之作。“应笑”二字显得很幽默,然而并非戏谑。见花开而自己不能享受,反笑花无知而不能笑人,这其实是自嘲了。那么,自嘲的内容是什么呢?恐怕不只是像花儿那样无知而早谢吧?
诗的妙处在于以轻巧的方式来表达沉重的人生感慨,寓沉于轻,寓悲于心,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之感。这也是薛嵎诗的一个特点。
(赵齐贤)
至于现代文译文,由于诗歌的语言和意象与现代语言更为接近文言文,所以我无法直接进行翻译。不过,我可以尝试将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进行现代文重述:
多年未曾拜访嵇师,岁月匆匆过了几春? 匹马凄凉独自前往,没有一点原因。 曾经一同游玩的人如今安葬在梅花之下, 他该嘲笑梅花盛开却没有人在旁边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