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四用韵十首其一》宋杨公远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公远

《四用韵十首其一》原文

探梅时节近,春小已秋余。

饭足农家乐,年丰史笔书。

篱隈眠趼栗,池浅立舂锄。

对景閒吟句,风骚没笋蔬。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探梅时节近,春小已秋余。”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初春的景象,梅花的绽放预示着春天的临近,而“春小”二字,点明初春的特点——春寒料峭,冬天的气息仍在。而“已秋余”则交代了现在的时间——初春时节。这看似矛盾的描述,在诗人笔下却描绘出初春的季节特点。

“饭足农家乐,年丰史笔书。”这一联展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在他看来,只要年景好,百姓就能吃饱穿暖,而国家的繁荣昌盛也将被记录在历史中。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现出对国家繁荣的深深期待。

“篱隈眠趼栗,池浅立舂锄。”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将农家的日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篱笆边眠着的趼栗,象征着农家的辛勤劳动;而浅池中的舂锄,则象征着农家的勤劳与智慧。这些细节描绘,使得诗歌更具生活气息,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对景闲吟句,风骚没笋蔬。”最后两句诗人在闲适中对美景抒怀,表达出对生活的满足和快乐。他沉醉于眼前的景色,吟诗作对,仿佛生活中的一切琐事都变得有趣起来。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初春的景象和农家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这些情感和思想,都通过诗人的笔触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意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在译文中,我尽量保持了原诗的风格和情感,将诗人的意境和情感传递给读者。同时,我也试图在译文中寻找与原诗相似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喜爱。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