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一溪赵宰惠诗次韵谢》宋杨公远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公远

《一溪赵宰惠诗次韵谢》原文

古歙遭逢定宿缘,作成和气致丰年。

一溪浪静一溪月,百里民安百里天。

草茂圜扉花满县,雨余村落水通田。

正惭欠识荆州原,忽拜雕冰镂玉篇。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这美丽的风和日丽的季节里,一股亲切而又热烈的情绪溢满了人间,尤其是遍洒过欢愉温情于谷田间农田的土地,领受到了新天地的礼物更为敏感而又精神大快,此地可谓是文人洒泪诗礼萌发的长至地点吧,青葱抚门的姿态也许正是对诗人所描绘的“一溪月”“百里天”的最好回应。

在赵宰的治理下,一溪赵宰惠诗次韵谢的乡村社会,如同一首田园诗,清新而充满生机。草儿茂盛,花儿满县,雨后村落更显生机勃勃,水通田亩,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赵宰的惠政不仅给百姓带来了丰收和安宁,也使杨公远深感惭愧和感激。他觉得自己还未能尽地主之谊,已经受到了赵宰的厚赐。突然间,赵宰赠诗,犹如雕冰镂玉般精美,使他更加感动。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赵宰的感激之情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乡村世界中。

从现代文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它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情味,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官吏清廉爱民的一种期待和敬意。杨公远作为一位乡村文人,用他的笔墨为乡亲们代言,赞颂赵宰的政绩,也为当时的社会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更是一幅生动而又富有深意的乡村画卷。通过杨公远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古代乡村社会的美好面貌和和谐气氛。这样的描绘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