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淳
道为贤侯讲泮宫,渊源程子及周翁。
路开正脉同归极,川障狂澜浪驾空。
珍重前廊浑气合,督提后进要心通。
圣门相与从容入,矩步规行不用匆。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寓严陵学和邓学录相留之韵
陈淳
道为贤侯讲泮宫,渊源程子及周翁。 路开正脉同归极,川障狂澜浪驾空。 珍重前廊浑气合,督提后进要心通。 圣门相与从容入,矩步规行不用匆。
此诗一首赠诗,当是在作者邓学录寓居陈淳故乡时,陈淳前往严陵学道,与其相会,留有诗章。
首联即写对方在严陵学宫受到人们敬仰和赞扬。贤良方正的地方长官亲自讲学泮宫(乡校、学堂),有如孔子再世,用圣人的思想教育、启迪民众。渊源,本指水源,此喻思想或学问的来源、根据。程子,即程颢、程颐兄弟,他们的思想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翁,即周敦颐,理学的另一代表人物。他晚年定居于庐山,将毕生精力贡献于理学。“路开正脉”承上二句,表示正统的思想得到继承和发扬,“同归极”谓学者的道路与圣人之道相接。这两句扣题“寓严陵学”,赞扬对方弘扬了圣人的思想。
中间两联写相会的情景。“珍重前廊”,是承接首联对对方的赞颂而言。“前廊”,指对方在严陵学宫的讲学。“浑气合”,是说对方继承了圣人的思想并使之与当今社会相融合。“气”,指思想、气节、风气、作风。“督提”,激励提携之意。“后进”,指自己和在严陵学宫的其他人。“心通”,这里特指对理学思想领会通晓。如果说前两句是承“寓严陵学”一事而发,则后两句就转入“相留”一事。“矩步”‘“规行”,即行为合乎规矩。“从容入”三句,表示愿在对方教育和关怀下不断进步。能进入这个境界,作者自然非常高兴,所以末句写自己与邓学录从容相得的神态,不说行走匆忙,而说“矩步规行不用匆”,展示出一幅笔简而画活的动人画面。
在一般应酬诗中若作一联或两句述情,极其常见,但此诗写得情节完整,结构严密。“相与”,意即相交,也表示友谊关系。《三国志•诸葛亮传》:“足下官至将军,……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咨臣以当世之事……原先后蒙若调护,成功出于膝下。此种严谨的写作态度说明作者学有素养.可见作者是严肃的学者而不是清客打油诗人。此诗风调清和淡雅.笔触简练,使我们从诗中领略到一种淡泊的圣贤气象.这也正是此诗流传较广的原因。
现代文译文:
贤明的州长在严陵学宫讲学, 思想来源于程颐和周敦颐。 宽阔的道路开启正统的学问, 像大河一样能障住狂澜的汹涌。 前辈的教诲珍贵且融合了气节, 激励提携后辈要让他们心领神会。 让我们从容地进入孔子的圣贤之道, 按部就班地学习和成长用不着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