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一》宋陈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淳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一》原文

气禀微有偏,积习日蕃衍。

矫厉工弗深,其末必犹反。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根据您的要求对《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一》进行赏析:

在宋代的诗歌世界里,陈淳的这首《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一》是一首引人深思的作品。这首诗通过陈淳的个人体验和反思,对人性与自我修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诗的第一句“气禀微有偏”,首先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于人类个体中的问题——气质和禀赋的偏颇。这种偏颇可能源于个体基因中的微小差异,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环境影响下的结果。然而,这一微小的偏颇并不意味着无可救药,因为“气禀”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修养和锻炼进行改变的。

接下来的“积习日蕃衍”则描绘了这种偏颇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的过程。习惯是行为的累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习惯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其对人的影响也不断深化。而正因如此,要改变这些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

然而,作者在此并不是仅仅提出这个困难的问题,他的观点态度清晰而坚决——“矫厉工弗深”,即尽管矫治艰难,但是不深加工夫努力是无法实现改变的。作者在这里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坚定立场,提醒我们不论何时都不能放松自我修养的力度,更不能轻视困难而放弃努力。

诗的最后一句“其末必犹反”,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深化。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不能深入矫治,即使是最微小的偏颇也可能在最后反弹回来,形成更大的问题。这再次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以达到更好的自我实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出了陈淳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的敏锐洞察。他用平易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个人都在面对的自我修养的过程,使人深深感受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坚守人格与品德的重要性。这就是他的自警三十五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启示——每一个人都应该注重自我修养,不骄不躁,坚定前行。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不断努力提升自我,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