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宓
藤床竹簟称羸身,独卧空斋绝点尘。
更有池台堪却暑,一生清苦愧先人。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在阅读友人刘学录三山佳咏后,想要前往福建九鲤湖宿约,写的一首诗。他表达了对友人诗词才华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他自身向往清苦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志趣。
首句“藤床竹簟称羸身”,诗人以自身形象出句,用藤编制的床和竹子做的席子,这不仅符合他羸弱多病的形象,也暗示了他淡泊名利,不慕奢华的性格。
“独卧空斋绝点尘”,独卧空斋,指的是他独自在空荡的房间内睡觉。这里的“点尘”表示杂乱,引申为尘世的烦扰和追求功名利禄的虚浮之举。这里表现了他脱离尘嚣,寻求清静的心境。
“更有池台堪却暑”,陈宓接着描述他的消暑去处,“池台”在这里指亭台池阁。诗人在这里欣赏自然风景,以求缓解炎炎夏日带来的燥热感,他的安逸、平淡的性格得到彰显。
“一生清苦愧先人”,最是诗意的结尾。他说这一生的清苦、与世无争,是愧对父母的。表明了陈宓他对物质的追求虽低,但却保持着孝道之心。简单平凡的生活正是他面对苦难的信条,反映了他内心的坚毅与担当。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陈宓清苦淡泊的生活态度,他对生活的简单理解和对清苦生活的自我认知。这样的性格特质与他不慕名利,热爱自然,尊重孝道的价值观得到了生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