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宓
少壮成何事,蹉跎鬓欲翁。
尚馀朱墨日,可欠芰荷风。
归鹭依山白,新蟾蘸酒红。
晴空无点翳,秋气遥梧桐。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在“于安溪流惠亭”所见而写。起句以感慨至深的至理直接切合主题:“少壮成何事,蹉跎鬓欲翁。”提笔就是两大反问,摆出不可掩饰的两大痛惜。此情此景,可述可抒的太多,也太常见,乃至于今人人会吟,“世事沧桑极可伤。” 所以他压低了音节——强把满怀的感叹一敛入内;转变了话题——“成何事”又急转而下——一字了之了。“成何事”像是应付生活的杰作。第二个句子同样反扣主题并加速了情感的跌落:“蹉跎鬓欲翁”,从鬓角的斑白点染出时光的流逝,从那“欲翁”的双关语可引发不同的会心意蕴,但见得已老将至尽,青春不再来。前两句在结构上虽有转折,却以平淡的转折引人微分轻叹。于是情感蓄势待发,总得渲泄一番。
“尚馀朱墨日,可欠芰荷风。”上句写其人在官场上的努力挣扎,勉力支撑。下句写其人宦情之淡薄,似乎有些超脱尘网了。朱墨是官场中的颜料,他尚余这一些,也还能经受一些风波。但是“芰荷风”即象征隐居生活的风致。在官场上的委曲求全与在生活中的超脱,在他内心总感到矛盾和苦闷。“可欠芰荷风”,是双关语。欠什么?实际上是“求欠”什么,即官场生活太苦闷了,想借重芰荷的风致、淡泊的生活来调节一下心情。
“归鹭依山白,新蟾蘸酒红。”上句写流惠亭所见之景。下句写流惠亭所见之人饮酒时情景。流惠亭在湖边,湖中白鹭三五成群飞起飞落,点缀着山光波色;“酒红”暗指饮酒,他正在饮酒之际,下有新月高挂中天,月亮蘸酒红色缓缓上升。
最后两句“晴空无点翳,秋气遥梧桐。”是全诗的结穴所在。他痛感当前生活中还无遮无拦地表现出光明与明丽,总想逃避眼前人生的烦恼。“晴空无点翳”是说天空晴朗无云,一点障蔽都没有。“秋气遥梧桐”则是说在秋天梧桐树高耸入云的样子下接上两句是“不因澄江净秋色,真珠难映照。”诗意大进:说天空无云;不借澄江净秋色以自炫;说人能做到这一点;就如珍珠难映照月光一样难能可贵了。这层意思再引申下去就是:人生在世,要像秋天的梧桐那样高洁、清丽、不同凡响;否则就难免要像浊流中的臭水一样被人唾弃了。
陈宓这首诗写得比较朴实、平淡、浅显易懂。从章法上看也是比较完整的。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中间两联对仗工稳;而且颔联中“朱墨”对“芰荷”,“尚馀”对“可欠”,“风”对“鹭”,又是对事物的巧妙选择和组合;情感抒发得相当充分、真挚。此外在写作上还有两点可注意:一是首联精警凝炼、格调警策;二是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总的来说此诗清新、淡雅而又意境深微,内涵丰富,确实不失为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