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临江仙·乞觅残馀真活计》元马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马钰

《临江仙·乞觅残馀真活计》原文

乞觅残馀真活计,无羞无耻无荣。舍身岂是喂饥鹰。亦非为虎食,不著假身形。万种尘劳齐放下,自然神气灵灵。心猿意马两停停。无缘沉苦海,有分看蓬瀛。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临江仙》词描绘了一幅洒脱不羁的生活图景,它代表着元代道家生活的一种理想状态。词中的主人公形象生动,体现出道家思想的真谛——清静无为,超脱物外。

词的首句“乞觅残馀真活计”显示出词人生活状态的艰难,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深渴望和无奈。他乞求着生活的余裕,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寻找生活的真谛。

“无羞无耻无荣”是词人生活态度的进一步展现,他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不追求虚荣,这种态度正是道家所倡导的。

“舍身岂是喂饥鹰”和“不著假身形”这两句,更是突显出词人对自我存在的认识。他认识到,人的身体并非是生命的全部,舍弃这个身体并非是软弱的表现,反而是为了更好地保存生命。这种观念也是道家所强调的。

“万种尘劳齐放下”和“自然神气灵灵”这两句则是词人对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绘。他放下了世俗的困扰和纷扰,使得他的精神状态自然而然地变得清新和活跃。这种状态,正是道家所追求的无为而治、清净自得的体现。

“无缘沉苦海,有分看蓬瀛”这两句则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期许。他期望能从生活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入一个美好的境地。这个美好的境地可能指的是他向往的道家境界,也可能是他所理解的仙境。

整首词不仅是对生活状态的描绘,也是对生活意义的思考。词人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态度,用行动展现了道家思想的真谛——淡泊名利,追求清静自得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元代文人们的一种生活理想,体现了他们在那个时代的生命智慧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译文如下: 我寻觅生活的真谛,不为荣誉和虚荣所累,抛却自身只是为了活下去。哪怕失去自我只为他人的生存提供滋养,也并非被逼无奈而为之。不是为了被猛兽吞噬而舍弃自身,也不是为了遮掩虚假的外壳而存在。我放下所有的尘世纷扰,让精神焕发出灵动的光彩。内心的躁动和欲望都得到了平息。我希望能摆脱这苦海无边的命运,有朝一日能亲眼看见那仙境般的蓬莱、瀛洲。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