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覯
畿县官虽小,京华日可亲。
文章成薄俗,交结最难人。
典学应无废,存诚况已纯。
邦工寻尺用,杞梓讵深沦。
原诗写给酸枣县主薄邓禹的,主要也是勉励他。
首先,畿县的官儿虽小,却是京师门户之县,是进入京华的要津。诗人告诉友人:在畿县当一名小官儿,尽管声势不大,可这里却天天可以接近京华,天天可以接触朝野名流,广交天下朋友。做京官的好处就在于此。朋友得到了这个职位,没有不感到幸运的,作者开头就说:“京华日可亲。”很为友人高兴。
“文章成薄俗”,正直的知识分子们在政治腐败、世风浇薄的情况下,要扭转世风很难办到,但可以尽量使自己做得正做得厚一些,起码保持自己的德行与气节。“交结最难人”,讲的是结交朋友最难了。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专门喜欢吹嘘拍马,溜须拍马者虽然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是到头来却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就是诗人要告给友人的处世哲学。当然这只是他对友人的善意规劝。
作者一直主张以诚待人。说:“但以无所求之心与友契深”,自己力求做到的有:一方面向有真才实学的人多交谈交流,真诚待之;一方面一向敬佩别人的志行,热切期望国事一新,人才脱颖而出;像胶漆那样追随之情永不衰退;二者并非可求不可求之问题。“存诚况已纯”也透露了他的美好情怀。“邦工”,为国兴用的朝廷诸官员。只要有才华可以无所隐藏、充分发挥,作为一经用你得到了任命之日不要对本人错行伯乐负责。《十六诗人在千古诗册打开——由—、《鼓吹》、《樽前致楚词--中国凤凰儿古今几人五点打同故乡卢布较三个有名盗社会向上芳号坠而—作与北宋十六诗比较》,文章就其大略进行了评说,还提出:“同汴京城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的创作比较起来看:二者确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即:欧阳修作品重在婉转明丽地表现歌女们的才艺与哀怨的恋情,对人生尚有伤感之念;而东坡的诗篇则把大都市的士大夫们与歌女们的日常生活、风情以高旷明朗的情调加以描绘、赞美。其间的不同是十分明显的。”可见他对友人的期望是积极的。他相信:朝廷总有一天会广纳贤才以济世中兴的。
结尾两句诗说的是:邦国之工自有宰相一类的大人物出来掌管筹划大事,作为小吏的你哪里能全面地、深刻地了解朝廷大计呢?不过是供给你参考罢了。“杞梓”喻杰出的人才。“岂深沦”是说前途尚有广阔的发展天地。意思是:你在汴京作京官定会大有作为的。
此诗为五言古诗,语多规劝意味,并随赠言在“樽前”互唱“楚颂”,故题中冠以“送”字,点出了此诗所蕴含的感情倾向和创作方法特征。“邓主簿”,字次公,“谦冲”(冲乃杜甫字)。由此不难明白,这送行诗正是对他的好友(更应视为知己)的一次规劝和鼓励。
现代文译文如下:
京畿县的官职虽然小,但每天都能接近京城。你的文章改变了世风浇薄的状况,结交朋友是最难的事情。你应当继续学习而不荒废学业,保持真诚的心并且已经纯洁无暇。朝廷官员会找到合适的人选来使用你,你就像杞树和梓树一样优秀却不会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