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覯
吾家有鸡母,乘春数子生。
生来逾六旬,互觉羽翼成。
其母且再卵,逐之使离散。
众雏既不来,一子独恋恋。
恋恋不肯离,逐之终不移。
母行无险易,唧唧相追随。
卵生亦云足,母伏窠中宿。
厥子苦无依,攀背如悲哭。
窠中母所安,忍渴复忘餐。
子於背上卧,不舍须臾间。
我时见之喜,异类能如此。
因欲观其终,其终谅何似。
一朝大长成,乃知牝牡情。
膨脝娠有腹,渐见东西行。
行行求饮食,欲以助生息。
卵出子还多,养子何劳役。
朝啄荆草林,暮爪污泥深。
昔时随母意,今作爱雏心。
雏生诚可爱,母老宁忍背。
物性乃不常,使人心叹慨。
物类本无知,无知孰责之。
斯鸡与从异,酷似有天资。
天资以仁孝,变更何太早。
况彼本无知,血毛安足道。
万物灵者有,孰不念其亲。
少艾与妻子,所以夺吾真。
五十慕父母,虞舜称稽古。
埋子得黄金,迩来唯郭巨。
古人往莫追,言之泪沾衣。
斯言足自警,题作惜鸡诗。
《惜鸡诗》赏析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诗人李覯的家中,一只母鸡孵出了几只小鸡。这些小鸡在母鸡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母鸡被迫将它们孵化出来的小鸡赶散,其中一只小鸡却始终不肯离去。
诗人通过描绘母鸡带着小鸡觅食、追逐嬉戏的场景,展现了母鸡对小鸡的关爱和呵护。小鸡们无论母鸡走到哪里,都会跟随着它。即便在野外觅食,也难以割舍母鸡的身影。这不仅是生物间的天性,也是亲情和爱情的体现。
当小鸡逐渐长大,开始自己觅食,诗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它们的情态:觅食过程中相互寻求食物,并给予对方照顾和关心。他们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对食物的追求都展现出了生命的力量和勇气。诗人也表达了对小鸡长大后的怀念之情,对母鸡年老而无法享受小鸡陪伴的无奈之情。
诗人在结尾处感叹道:“少艾与妻子,所以夺吾真。”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老的无奈和感慨。他对于自己已经失去的青春和亲人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小鸡长大后离开母鸡、追求自己的生活感到遗憾。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情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珍惜亲情和生命。
现代译文: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家的母鸡孵出了几只小鸡。它们在母鸡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母鸡被迫将它们孵化出来的小鸡赶散。其中一只小鸡始终不肯离去,始终跟随着母鸡。
它们一起觅食、追逐嬉戏,展现了母鸡对小鸡的关爱和呵护。小鸡们无论母鸡走到哪里,都会跟随着它。觅食过程中相互寻求食物,并给予对方照顾和关心。它们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对食物的追求都展现出了生命的力量和勇气。然而,小鸡长大后终究要离开母鸡,追求自己的生活。
诗人感慨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人类也往往如此。失去亲人会让人感到无奈和遗憾。诗人在此呼唤着珍惜身边的亲人、珍视每一天的生活、好好照顾身边的每一物每一人,无论是我们爱还是爱我们的人。也正是这一诗人的真挚呼唤感动了我们人类,我们应该积极对待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