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蠡州蟾河》元曹伯启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曹伯启

《蠡州蟾河》原文

一溪流水碧溶溶,闻说蟾蜍在此中。

我亦去为攀桂客,相逢多在广寒宫。

现代文赏析、翻译

蠡州蟾河

曹伯启

一溪流水碧溶溶,闻说蟾蜍在此中。 我亦去为攀桂客,相逢多在广寒宫。

这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诗人被蠡州蟾河的神秘所吸引,大胆想象,联想到月宫去攀桂,表达出对蟾河的向往之情。

首句“一溪流水碧溶溶”,寥寥七字,就把诗人所向往的蠡河的境界表现出来了。溶溶的流水,碧绿清亮,给人以宁静幽雅的感觉。第二句“闻说蟾蜍在此中”,利用“蟾蜍”以非为是地想象出“蟾河”与月宫的联系,而更丰富了主题。三、四两句,写自己也要去月宫折桂,也表露了他怀才(科举之试)而未得。他的友人也相逢于广寒宫,但他能不能(也有余兴)作成攀桂客,“逢”,实际也只是构成期待的原因,复向桂科诗以外的情景发了问他此番倩鹤申时报嘉猷,(深期望友人企其师友的益谦之情,对自已的进步有所启示。)故诗在空灵之中,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怀。“多在”二字下得巧妙,也是耐人寻味。

从一首小诗中,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天真、纯朴的性格风韵。它使人感到他既有奔腾飞跃的才气,又能襟怀坦荡,任重道远。同时从这首小诗中,我们也可以想见元代社会下层知识分子中一部分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他们虽饱经忧患而胸怀大志,却始终不渝地向往着美好的理想境界。他们更值得我们同情和怀念。

“相逢多在广寒宫”是这首诗最突出的地方,也是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地方。清代陈廷焯说:“大抵真情一到,自然妙处身受。”(《白雨斋词话》)这说明有真感情便有妙联想,在感情达到饱和便成为一种形象而具有深刻性和创造性。诗人在这里就是把自己的美好愿望与广寒宫的形象统一了起来,构成一个神奇的境界,这比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诗句更进了一步。当然我们不能把曹伯启同李白等浪漫主义诗人相比,但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能有这样的奇思妙想也是难能可贵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