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晚登岳阳楼即事》元曹伯启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曹伯启

《晚登岳阳楼即事》原文

水阔楼高势绝伦,凭栏遥睇接朱垠。

翰林物色诗无敌,工部庄严笔有神。

一览能清泉石虑,千年不濯利名尘。

残阳欲下乡关远,怅望西南懒问津。

现代文赏析、翻译

晚登岳阳楼即事

曹伯启

水阔楼高气势绝伦,凭栏远眺接天垠。 翰林景色诗无敌,工部文章笔有神。 一览胜景清虑泉,千年往事利名尘。 夕阳西下望乡远,怅然欲问路难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岳阳楼时的壮丽景色,通过将自然景观与文人墨客的诗文相比,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之情。诗中提到“水阔楼高”,展现了岳阳楼的高耸入云,气势非凡;“凭栏远眺”则描绘了作者放眼远望,看到的是无垠的天际。

“翰林物色诗无敌,工部庄严笔有神。”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观与文人墨客的诗文相比,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之情。其中,“翰林物色诗无敌”中的“翰林”指的是古代朝廷中掌管编修图书的官员,而“物色”则是指景色和事物;“工部庄严笔有神”中的“工部”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岳阳楼所见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赞美了杜甫的文章。

“一览胜景清虑泉,千年往事利名尘。”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同时用“一览”等词语突出了登楼而上的欣喜之情;“清虑泉”和“往事利名尘”分别表达了对当下思绪的梳理和对功名的放下,显示出作者的淡泊心态。

“夕阳西下望乡远,怅然欲问路难寻。”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夕阳西下时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前路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和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思乡之情和对前路的迷茫。这种情感表达得深沉而真挚,使人读后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现代文译文:

夜晚登上岳阳楼,眼前豁然开朗,无与伦比的高耸之势油然而生。站在栏杆边放眼望去,一片接天边的壮丽景色。如同在翰林书院吟诗一般豪放壮丽,又如同在工部散文中看到壮丽的景色一样庄重威严。将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所有的往事烟消云散。夕阳渐渐落下,望着遥远的家乡,心中充满惆怅。我在这迷茫中向前走去,探索着未知的道路。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