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丘逢甲
休向昆池问劫灰,嬉春客自看花来。
经营八表归诗卷,收拾千秋付酒杯。
龙虎片云开王气,犬羊残局起人才。
英雄儿女同高会,此是平生第几回?
当然可以,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丘逢甲所写众多怀念清室的诗中,这一首表面看来是咏史的,实质上是一首寄托深挚的诗。表面之意是从历史上的某位文人氏向海日主清春的主题。但深层的意蕴却是对清王朝覆灭的哀悼,并似乎对未来有所不祥的预感。
首句“休向昆池问劫灰”,昆池,指昆明池,在今北京市西郊。劫灰,指国家覆亡。此句意为切勿向昆明池询问国家覆亡之事。这里用典,汉代董卓进入长安放火劫掠,第二句则用陆游《好事近》词“辛夷花落又东风,子规唤春归”之句意。以嬉春客自喻,表示不能问劫灰之事乃是由于春天照样来临,暗喻不必问清王朝的覆亡。此句之旨趣与太白“国失入湘问劫灰”同意。
三、四句则写诗人面对海日主春的景象,筹划以诗卷记载千秋大业,以千秋功业付之千秋一醉,表面写景叙事,实则抒发对未来王朝建立功业的展望。
五、六句则化用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迢递寄江楼,杳霭春容楚水流。敌国已应屯雪海,太山元只在杯舟”的诗意。“龙虎片云开王气”,龙虎,本指龙虎山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片云,本指微云。这里即代指王气已尽。“犬羊残局起人才”,正面诠释诗的开首一句,含义诸说参半:清代一度天下衰残(犬羊是下等动物的象征)全国进入苟且偷安暗藏危机的新局已见端倪,而我近代列强压迫我方仍形窘迫和孤弱的国土呢,好在仍然有机会或有大兴天下邦家出现人物从而获得出路!反映民族矛盾尖锐,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最后两句“英雄儿女同高会,此是平生第几回?”,丘逢甲身经两次亡国之变,对未来充满危机感,这里以英雄儿女高会,来抒发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悲慨和人生多难的感慨。“此是平生第几回”一句写得真率、深沉、感慨无限。
这首诗章法谨严,用典自然,情景交融,深细贴理,是丘逢甲比较好的五律之一。
至于现代译文如下:
不要再向昆明池询问往昔的劫灰,春天依旧来临无需多问。
在春风中游玩自欣赏美丽的花朵,将八荒收拾入诗卷,将千秋功业收揽在酒杯。
云雾散尽将出新的气象,外族的统治结束将出现人才。
英雄儿女共同欢聚,这是生平的第几次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