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王雪澄赠实甫韵 其三》清丘逢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丘逢甲

《次王雪澄赠实甫韵 其三》原文

佛为多情仍住世,人原自贵不因官。

桑田沧海蓬莱浅,井络天彭蜀道难。

万里风尘愁入鬓,百年图史视伤肝。

茫茫时局谁能挽,已似扁舟下急湍。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首联以佛多情而居世间、人自贵而不因官而改变的普遍道理,暗示王雪澄放弃科举、潜心经世致用的志向。佛的“多情”,是指佛教徒因尘世苦恼而参禅入定,躲入世间烟火,追求精神的解脱;而不“出世”,又表明他内心并不脱离世俗的牵挂。这如正在人世的情感世界里住世的佛,并非真正的脱离尘世,其中流露出对人间世无奈而又惋惜的情味,引发下句的“人贵”议论。颔联“桑田沧海蓬山浅”一句中,“桑田沧海”用典,表现世事变化无常,感叹身世浮沉,暗寓对时局的忧虑;蓬莱浅,是说仙境也难保长久,暗含“事无常”之意。“井络天彭蜀道难”引自唐代李白的名句“锦水有春山有月,两地间隔巴江峡。此中道路险,难为远行客。”“难”既指山路难以走通,又寓“蜀为蛮荒”的艰难。下联感叹岁月流逝,思绪万端。颈联直接表达作者的复杂心绪。“万里风尘愁入鬓”借对仗手法表现愁苦之情,“百年图史视伤肝”则是直接抒发自己不甘沉沦、欲挽狂澜的苦闷、忧愤。“万”与“百”对数,夸张地表现了时间之长、离家之远、忧愁之多。“伤肝”二字又可见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平和无奈。尾联用激问作结,令人沉思。诗人说:茫茫时局,当今之世,谁能挽救呢?自己只能像一叶小舟驶下急流勇进罢了。

这首诗以佛喻世,以史喻今,寓言深意长。丘逢甲当时身处台湾军中,时刻忧虑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诗人深感时局动荡、社会混乱、国力衰微、民不聊生的现状,他深感痛心疾首。他只能用读书报国、济世雪耻的方式去挽救祖国、改变现状。但是他又知道,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改变现状谈何容易!其道路十分艰难险阻重重。这种忧国忧民之心油然而生,也自然会成为诗人的满腔愁愤和忧郁之情。诗的韵脚虽是仄韵格,但通篇都用口语,因而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而又凝重雄浑,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之感。这又是诗人的才思与功底的体现。

现代文译文:

佛陀多情仍留在人世,人自珍贵并非因官职地位。

沧海桑田蓬莱仙境已浅,井络天彭蜀道艰难行程。

行万里风尘满怀忧愁鬓发,一生研究图史以观视伤肝。

放眼天下茫茫谁能改变时局?自己像一叶扁舟驶下急流勇进罢了。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