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惠州西湖杂诗 其十二》清丘逢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丘逢甲

《惠州西湖杂诗 其十二》原文

东坡留砚更留铭,湖叟能谈旧事听。

欲访风流贤太守,青山何处夕阳亭?

现代文赏析、翻译

没问题,下面是根据要求写的一篇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惠州西湖杂诗 其十二》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一首佳作,其融情入景,通过对西湖风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东坡留砚更留铭”,诗人以苏东坡在惠州西湖的遗迹“夕阳亭”中留砚、留铭为例,暗示了惠州西湖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东坡先生曾在此地留下了宝贵的墨宝和铭文,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种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也反映出他对惠州西湖的深厚情感。

“湖叟能谈旧事听”一句,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慈祥的老者,在湖边漫步时倾听老人讲述旧事,这是对惠州西湖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再次强调。同时,“旧事”二字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欲访风流贤太守”,诗人以“风流贤太守”指代苏东坡,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渴望能够寻访到这位贤能的“风流太守”,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之情。

最后一句“青山何处夕阳亭?”诗人以疑问结尾,青山翠绿,夕阳亭畔,引人无限遐想。青山何处?夕阳西下,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风流人物已不再,只留下夕阳亭畔的青山依旧。这一问,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感慨,引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惠州西湖的历史文化的描绘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描绘的青山、夕阳、湖水、石桥等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惠州西湖画卷。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引人共鸣。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