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滋膺同年以吟草偶存及四楼吟集见示,题此归之 其一》清丘逢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丘逢甲

《滋膺同年以吟草偶存及四楼吟集见示,题此归之 其一》原文

奏罢升平雅颂声,书生四十出专城。

讼庭花落钞吟卷,宦况诗心一样清。

现代文赏析、翻译

当然可以,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奏罢升平雅颂声,书生四十出专城。讼庭花落钞吟卷,宦况诗心一样清》,这是一首很精彩的诗,描绘了一位老诗人眼中的世事和自我人生的认知。其中也展示了诗与生活相互照应的美妙哲学。

“奏罢升平雅颂声”,开篇诗人描绘了一幅安定的社会环境图景。似乎天下太平,大家都在唱着赞美之歌。但是“奏罢”一词却为这首和谐的曲调添上了一层深深的悲凉。这一句表面上是赞扬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实际上诗人是以其独特的讽刺手法揭示出社会的假象,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书生四十出专城”,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一些普遍现象。诗人四十岁,已经不再是一个热血沸腾、满腔热血的书生,而是从一个乡村移居到了城市。这个变化可能代表着生活的变迁,也可能代表着理想的破灭。同时,“出专城”这个词语也揭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许多有志之士在历经人生的种种磨难后,逐渐变得圆滑世故,丧失了原有的理想和热情。

“讼庭花落钞吟卷”,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另一面。诗人可能在官府的庭堂上听到了花落的声音,也可能在庭堂之外的花丛中看到了花落。这个细节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钞吟卷”这个词也揭示了诗人在官场之余,仍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宦况诗心一样清”,这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一颗清明的诗心。这不仅是对自己人生的期许,也是对所有读书人的劝诫。无论在官场还是田野,都应该保有诗心,那是一种热爱生活,感恩世间的态度,也是一份对社会现实的深沉反思和剖析。这种心境和生活方式不仅仅能帮助我们在繁忙的现实中寻找平静,也有助于我们在苦闷中找到解脱和释怀的可能。

这首诗把个人的遭遇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都寓言化了,达到了通俗而内敛的表达效果。每一句诗都是一面镜子的反映,引领我们看清过去和未来,并深化了我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在这个看似无常的人生里,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热情、理智、真诚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来驾驭这一切,而不是被其所吞噬。诗人通过对“升平雅颂声”和“讼庭花落”这两种生活的对比描绘,传递出一种深沉而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无论生活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份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让我们的内心始终保持一份清明的诗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