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丘逢甲
骊歌声里即天涯,胡越何妨竟一家!大海从新开世界,群山依旧拱中华。
贡金待铸先朝史,碾玉教图异域花。
岛国王侯看下拜,书生此念太豪奢。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将之南洋,留别亲友 其七
清 丘逢甲
骊歌声里即天涯,胡越何妨竟一家。 大海从新开世界,群山依旧拱中华。 贡金待铸先朝史,碾玉教图异域花。 岛国王侯拜下拜,书生此念太豪奢。
本诗题为“留别”,即为上船出洋或到新的任所别情留别诸公。是感情十分深厚之作。首先描写即将踏上南洋征途的别离之情。南洋是天涯海角,一唱骊歌,马上就要分手了。“胡越”二句从空间的广阔转到感情上的联接:“胡越”喻指南洋,“竟一家”,是说南洋虽是天涯之外,却不妨与祖国同胞相通情谊,大家如同一家人一样。“大海”二句写海天茫茫,依然存在着那依恋的祖国。这句用的是《列子汤问》“出海而观于彼”的典故。“从新”二字下得有力,表示作者去南洋绝非仅仅摆脱人间的困厄,而是要在海阔天空中去追求新的境界,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群山”句再转一笔,“中华”指故里中华。对此虽然依依不舍,而总有一种心灵的力量在支持我——即坚强的不屈不挠的伟大的中华精神!由此一下子将不舍之情推向高峰。“贡金”二句表明自己将重修祖国的先朝史迹,或是绘制一段历史的真实图景告诉南洋侨胞,告诉祖国。这里的“贡金”用的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蔺相如为完使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在破裂而命车队换回车璧的典故。象征作者谦让而热爱祖国的高尚精神。“异域花”是以花草喻指外邦的事物。“教图”二字很是关键,“图”字说明了作者的图像、画作的高明。《北史杨侃传》:“武阳公子献古画于皇家兄弟十二人,(绘得人)物形止现于朝服之内;每一行幸,(引路人)视听游山都须据此而节制行动”。那么是画的形肖呢还是图像的花香使人愿意临风顶礼呢?作者以“碾玉”二句作结。玉工碾琢的玉花能使人教图吗?能使人像碾玉教图那样去异域寻找花样的美梦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至此,我们不难体会出诗人那种“书生此念太豪奢”的伟大抱负和崇高精神。
这首诗笔力豪放,虎虎有生气。诗中大气包举,直抒胸臆,无论叙事或议论都表现出雄劲豪放的风姿。用典贴切,意深旨远。从诗的艺术效果上来说比直说更为含蓄有力。从思想性上来说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深思。这种“言在意外而在内”的写法正是丘逢甲诗歌的特色之一。这首诗通篇气脉酣畅淋漓,笔锋常在纸上飞舞,通篇四句写情、四句写景、四句议论、四句以问句作结。全诗跌宕起伏,纵横开阖,起承转合均称得体。不愧为一首优秀的七律诗。